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用好用活人才
激发创效潜力

2022年03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孔煜也
16.8K

    孔煜也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资产。怎么用好这笔资源,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份答卷没有标准答案,新老企业情况不同,做法也就不同。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探索,才能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用工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搭好强健骨架。

    对于老企业来说,必须“瘦身”才能“强体”已经成为共识。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企业的老员工经年累月坚守在生产一线,大多是基础牢、经验足的技能人才。有时,“冗员”现象只是员工没有“适得其所”。

    如果能用活既有丰富人力资源,就能将冗员劣势转化为创效优势。河南油田油服中心探索建立两级人才蓄水池,成立汽修班,让不再适合驾驶的车队司机承担了原本需要花钱的对外委托项目,并开拓出具有创效空间的新项目,员工个人收入有了保障,也为企业降本增效。

    相比之下,新企业的优势在于轻装上阵。宏大蓝图待人描画,更要精心谋划起好步、开好头。同时,大胆创新也须稳中求进,好想法没有落地只是一纸空想。因此,画好蓝图后要稳步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力效益。中科炼化实行非核心业务对外承包管理,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精心设计“四维”协同管控长效机制,既实现了扁平结构高效管理,又保证了环环相扣平稳运行。

    总而言之,用工体制改革不是甩包袱或照搬经验,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对用工结构进行科学构建调整,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合理分配,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