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为民服务一条街”采访手记
2022年03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刘梦雪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惊蛰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一个普通的北方小镇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五花八门的志愿服务项目,横幅和喇叭里重复着两个人的名字“雷锋”“王为民”。

    作为临盘采油厂的一张名片,“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给这个地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为民服务一条街”也因他而起。

    在为民事迹展览馆里,一张25年前王为民去世时万人送别的照片格外引人注意。志愿讲解员孙静在讲解王为民事迹时,声音有些哽咽。她家曾是王为民家的邻居,那时还在上小学的她也在送别人群中。

    王为民学雷锋做好事的形象,留在了人们心里,也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这条街寻找王为民身影、发扬王为民精神。

    有人在这里坚持了25年,有人刚刚加入这支队伍;有人在这里得到了帮助和温暖,有人因为这束光,继而转身去照亮他人。

    和很多人一样,采访前,一个问号始终在心里盘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条街,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仅仅是靠一句“向王为民学习”的口号么?

    随着采访深入,一个个志愿者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答案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为民服务一条街”之所以走过这么多年,靠的不光是满腔热忱,而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

    “为民服务一条街”,早已不是单纯的志愿服务,它已变成为民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千万个王为民涌现出来,他们不仅仅在一条街上,更在志愿者和受助者的心里,他们像一粒种子,也像一束光,温暖和照亮更多人。

    临盘采油厂团委书记孙欣欣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为民’品牌不是三月来、四月走,更不是一阵风,王为民惠及我们几代人,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将为民精神发扬光大,让这条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