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具有胜利特色的压裂技术助推页岩油实现商业产能战略性突破

为页岩油开发“铺路架桥”

2022年03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庞世乾 田承帅
16.8K

    □庞世乾 田承帅

    日前,胜利油田正加快创建页岩油国家级开发示范区,其中牛庄洼陷8层楼20口水平井的大平台立体开发先导试验方案编制完成,进入现场实施阶段。这其中,具有胜利特色的压裂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同于海相页岩油,胜利油田的陆相页岩油开发难度更大——埋藏深、温度高、压力大;页岩油成熟度低、密度大、流动性差;国际上没有成功开发的先例。

    为了把页岩油从岩层中挤出再采到地面,胜利油田采用“多尺度组合缝网”压裂技术。通俗来讲,就是在地下岩层通过“铺路架桥”,为页岩油构筑起由高速、省道、县道、乡村公路等组成的公路网,让页岩油通过各种渠道从四面八方进入井筒,直至地面。

    说起来简单,但这项压裂技术逐步完善成熟,胜利油田足足用了10年。“当时没有理论基础、没有技术支撑,一切都是空白。”胜利油田高级专家周广清说。

    为了鉴别裂缝发育情况,胜利油田分别部署了渤页平1井和渤页平2井,利用国外页岩气大排量、低砂比的压裂方式进行施工,结果不是压不开就是采不出,现场工作不得已停止。

    “特征不清楚,技术不成熟,照搬不成功。”周广清总结教训认为,主要症结在于水基压裂液进入地层后极易和地层中的水敏性黏土矿物结合,形成“泥糊糊”,从而堵塞人工裂缝。

    虽然现场工作停了,但室内研究没有停。科研人员摸清特点、潜心研究,集成创新、反复实践,思路随之转变,引进了俗称高导流通道的压裂技术。

    该技术使得人工裂缝更宽,达到毫米级,砂子在裂缝中形成“砂柱”,地层流体沿砂柱之间的空间流动,“泥糊糊”沿着裂缝空间进入井筒,不再堵塞人工裂缝。

    但弊端随之而来。因为波及范围小,地层供液能力差,与“高速路”的流动能力不匹配。就像一条没有支流的河,水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导致初期产量高,但很快就迅速下降。

    要想让“昙花一现”变成“好花常开”,既要保证高产,又要保持稳产。这时,体积压裂进入科研人员视野。所谓体积压裂,就是通过压力让岩层四分五裂,形成省道、县道、乡村公路与高速路连接。

    集成“体积压裂”和“通道压裂”,构建波及范围大、渗流能力强的复杂裂缝网络,多尺度组合缝网压裂技术在理论上形成。

    2016年,科研人员开始在致密砂岩做试验,针对新生界和古生界分别实施了1口井,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尤其是垦761-15井,压裂后日产油80多吨,含水几乎为零,连续自喷一年多。

    趁热打铁。之后两年,这种压裂技术在包括浊积岩、滩坝砂、砂砾岩、直井页岩油在内的各种油藏应用,结果证实适用性强、效果良好,适宜济阳坳陷页岩油开发,具有胜利特色的压裂技术初步形成。

    2019年,该压裂技术开始应用于页岩油,科研人员通过专项研究、集成创新、反复试验,逐步形成了由全悬浮压裂液、高效防膨、预置二氧化碳等8项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不同组合各显神威,进而推动了胜利页岩油商业产能实现战略突破。

    科学放喷,被周广清津津乐道,他总结了一段“三字经”——液破胶、即放喷,初控制、防回流,快返液、少污染,徐提速、防坍塌,降缝压、诱全动,控放油、保长远。

    他解释说,科学放喷的关键是让地层适应油嘴、油嘴匹配裂缝,实现地层压力渐变而不是巨变,保持裂缝的相对稳定。

    相较其他油田,胜利油田的页岩油井在实施压裂后普遍见油快,且频现百吨井,这是对科学放喷的最好诠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