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挪威开展CCS项目的经验

2022年03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CCS在挪威的商业化

在挪威实现CCS的商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是成本过高。CCS被认为是资本密集型的长期项目,除了需要建设碳捕集装置,还需要考虑碳运输和地下存储,全都花费不菲。国际能源署则认为,有关CCUS是最昂贵的碳减排技术的说法并不准确,至少对不少工业门类而言并不准确。CCUS是多数行业实现碳减排的最廉价方式,且对特定行业而言还是唯一方式。其次,当下应对气候相关政策,包括碳税,都欠缺力度来推动CCUS在挪威的商业化应用。

CCS与负排放技术

负排放技术,就是不但不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主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如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以及被赋予新意的植树造林、土地管理、海洋富化和生物能等技术。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负排放技术中的生物能和DAC技术辅以碳存储是非常有效的碳减排手段。但负排放技术在挪威的媒体和政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政府资助的作用

挪威政府在2021年的国家预算中,划拨了250亿挪威克朗(约合176亿元人民币)用于Longship项目。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除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挪威公司将借此在全球CCS市场上占得先机,并为下一代CCS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为鼓励CCS项目,挪威政府还采取了“差异合同”方式与工业界签约,对含有CCS成分的项目予以优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