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亚太国家发力碳减排

2022年03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CCUS技术在亚太国家的发展势头也日益强劲。我国首次将大型CCUS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日本在已有的支持CCUS合作项目的联合信贷机制基础上,启动亚洲CCUS网络,以扶持CCUS项目和促进知识共享;澳大利亚宣布将进行监管改革,为CCUS项目和集输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包括首个财政激励措施,以推动在亚太地区建立专门的碳交易市场。

亚太国家对CCUS技术在实现净零目标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视,对于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各国都做了积极尝试。中国石化启动了中国首个年封存100万吨二氧化碳的提高采收率项目,将油田附近化工厂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层,在增加石油产量的同时,实现碳储存。必和必拓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合作,研究CCUS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应用。我国还宣布停止资助海外燃煤电厂和煤矿。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去年底,我国宣布了第一批向CCUS项目发放低息贷款的金融机构名单,央行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本金的60%,年利率仅1.75%。

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启动了第一批区域性的海上CCS项目,但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仍在制定中。这些项目将把天然气加工、发电站和其他排放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注入深海储存,有利于东南亚各国就碳排放展开合作。

日本和韩国也是推动地区CCS发展的主力军,正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探索低碳能源出口的可能。日本启动了首个全链CCS项目——Tomakomai CCS示范项目,充分展示了通过CCS技术在地震多发国家的海上也可以安全可靠地进行碳储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