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翻个底朝天也要把“异常”找出来

2022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靳佳伦 陶 炎
16.8K

图为陈玉东对氮气阀的阀位进行核对。周晓琪 摄

    □靳佳伦  陶 炎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9载,陈玉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像管家一样守护着装置的安全生产。

    陈玉东,扬子石化首席技师、扬子炼油厂LTAG联合装置生产主管,工作29年来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集团公司首届HAZOP技术运用比武金牌、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机冶石化“十佳行业工匠”……1月7日,陈玉东再获殊荣,被集团公司授予“石化名匠”称号。

    一年春节,零点,陈玉东巡检时听到了瞬间的异响,这让他不淡定了。他立即在声音周围寻找,发现主风机防喘振阀下有铁锈粉末,便立即切出该阀,刚切出,防喘振阀便全开了,再晚1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别让事故找到我们头上来,有异常,翻个底朝天也要把它找出来。”遇到隐患,他总是这么说。

    近10年来,陈玉东发现和处理装置重大隐患30余个,处理各类异常500多次,曾在1号催化装置创造了1398天安稳运行纪录。他在炼油新区项目、LTAG装置建设过程中,查出装置设计和施工缺陷405项,提出技术革新21条,实现所有6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陈玉东坚持每周对装置高点远点、界区口进行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次巡检时走到装置南界区时,陈玉东忽然闻到一股油气味,立即用可燃气报警仪,对每一个物料法兰、阀门进行全面排查,但并没找到漏点。地上没有,那就在天上。他立即回办公室取出登高安全设备,对悬空的干气界区阀组进行检查,发现盲板法兰处有泄漏,经过紧急处置,泄漏消除。“幸亏发现及时,要不然漏掉多少燃料气,这漏的可是真金白银啊!”处理完事故后,陈玉东盘算。

    近20年来,陈玉东为装置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项,其中100多项被采纳和运用。他牵头组织和实施的“催化裂化反应器预提升器和汽提器改造”“2号催化装置防结焦改造”等项目,每年仅结焦损失就节约200万元。

    2号催化装置第二个周期开工后,陈玉东在公司隐患治理系统审核时,连续多次发现待生催化剂采样口堵塞。经过排查发现,原来是一名新员工对采样步骤和检查要求掌握不到位,采样后反吹蒸汽切水不到位,从而引发了采样点频繁堵塞。

    陈玉东找到这位员工,耐心讲解了采样作业要点,对班组培训提出了建议,并安排技术员在当月副班学习中增加了采样方法、加剂方法等日常作业的培训学习。身为技能大师,他总说:“一个人撑不起一个企业,技术要传承,培养出好徒弟才是大师。”

    作为技能队伍带头人,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陈玉东也非常注重技能队伍的培养。多年来,陈玉东编制培训教材90余部、题库20多套,共培养出6名高级技师、19名技师、33名高级工。他指导的员工在2011年和2015年中国石化技能竞赛、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