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最珍贵的时光

散发着油香的邮票

2022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尹希东
16.8K

尹希东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胜利油田孤岛指挥部的一个作业队工作。一天,我收到家里寄给我的信,看到信封上贴着两枚很漂亮的邮票。当时我想,如果把信封的邮票收集起来,业余时间看一看不也是一种乐趣吗?于是,这个不经意的小小念头,让我与集邮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孤岛地区偌大的地盘上只有一个邮局。为收集邮票,休班时,我就步行五六里路到邮局,看到喜欢的邮票,就买上几块钱的,又买了一个集邮册,把喜欢的邮票放在里面。平日,看到有的工友来了信,也向他们讨要。因为队里的工友来自五湖四海,于是邮票上就有了全国各地的邮戳。那时,作业队里还没有长途电话,只有一部内部电话,平时与家人、朋友联络,就靠写信。

那时作业队文化活动很少,连电视机都没有。集邮,就成了我业余打发寂寞、单调时光的一种办法。空闲时,我就打开集邮册慢慢欣赏,感觉很惬意,许多时候的寂寞、孤独被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一扫而空。后来,在我带动下,一些工友也加入集邮行列。平日里,我们相互交换邮票,相互欣赏、相互切磋,还把邮票摆在队部里供大家观看。集邮,成了不可多得的文化生活。

集邮册里,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面值很小的邮票。那时物价很低,于是就诞生一些小面值的邮票。如1分、2分、3分、4分。1分的有反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画面的,一列火车正装满煤炭运往祖国四面八方;2分的有“东北民居”画面的,红红的窗花、对联,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安居乐业的喜悦;3分的有“大兴安岭”,松柏挺拔,绿树无边,火车正繁忙地运输着木材;4分的有“海南风光”,高大的椰林,凉爽的海风,美不胜收……一枚枚邮票,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美丽画面。那时,石油人春夏秋冬战斗在荒原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就成了获取外面信息的渠道。

当时,我还搜集到了一枚周恩来总理接见铁人王进喜的邮票,名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大庆人在一起”。从周总理与王进喜紧紧握手的那一历史时刻中,我感受到了总理对石油工人寄托的殷切希望,以及大庆开发建设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一看到这枚邮票,就想起了铁人那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它成为我扎根油田、献身石油一辈子的精神动力,也成为鼓舞全国石油工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如今,当我观赏着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时,一些尘封往事就像一瓶瓶老酒散发着丝丝醇香。从那小小的邮票里,既汲取了精神动力,又丰富了我的心灵世界,让我回忆起漫漫岁月里的石油馨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