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哈的中国结2022年02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范 卉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范 卉 “看,福,春节!” 腊月廿三小年一早,胜利油田东胜蒙古公司蒙古籍员工安哈拎着几个带福字的红色中国结挂件,兴冲冲地冲进副总经理刘岗的办公室。 “这是从哪儿拿来的?”刘岗看着安哈,心中一惊。 受疫情影响,东胜蒙古公司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蒙古籍员工分成两组,轮流与中国籍员工一起封闭工作,1个月后再换班。中蒙边境口岸管控,物资运输不畅,公司驻地附近根本买不到春联和福字。而安哈已在岗半个月,他手里突然冒出的中国结让刘岗很是紧张。 “隔离,买,朋友,乌兰巴托。”安哈赶紧一边比划一边用不熟练的汉语解释。一番沟通下来,刘岗明白了中国结的来历。原来是安哈进公司前,托朋友从乌兰巴托买来的。 23岁的安哈已在该公司工作近两年。去年春节,他看见中方员工忙前忙后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驻地大院被一片喜庆的红色笼罩,比往常热闹许多,便上前询问。大家见他好奇,热情地邀请他一起过年,还邀请他品尝难得包一次的猪肉馅饺子。 浓厚的节日氛围、不一样的美食体验,让安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在那之后,只要轮到驻岗,他便“混”在中方员工中,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去宿舍“串门”,有时嘴馋了,还时不时地问上一句“啥时候包饺子”。不到一年时间,安哈就能用简单的汉语和大家交流,还学到了不少中国习俗。 春联、福字是中国人记忆里不可或缺的年味,而疫情管控让今年春节冷清了许多。安哈看出了同事们的心情,便拜托自己的朋友跑遍了乌兰巴托各大超市,终于“淘”到了几个中国结,特意等到小年这天拿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今年春节,安哈算着日子和其他蒙古籍同事调了组,一心想留在公司和中国同事一起过节。然而,蒙古国疫情突然反弹让安哈的愿望落了空。小年过后,该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2000例。为确保人员安全,东胜蒙古公司要求全体蒙方员工居家防疫,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得知不能一起过年,大家都有些伤感。在蒙方员工离开公司驻地前,中方员工同他们一一道别。刘岗对安哈说:“中国有句古诗叫‘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等疫情平稳了,我们一起补个年!”尽管不舍,安哈依旧充满期待:“疫情没了,回来过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