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优质储层不只一种类型

2022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 柳 李 蓉 冯 霞
16.8K

    项  目:川西海相新层系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

    获  奖:集团公司2021年油气勘探突破一等奖

    意  义:永兴1井首次实现川西地区斜坡带雷口坡组地层圈闭新类型勘探重大突破,证实广泛分布的斜坡带发育的构造—地层圈闭能够富集成藏,拓展了勘探领域;金山101井首次实现川南探区栖霞组新层系勘探重大突破,普仁1井取得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缝洞型气藏勘探新发现,对探区立体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冯 柳  李 蓉  冯 霞

    斜坡带抱出“金娃娃”

    第十次、第十一次……当施工压力跳到103兆帕时,电脑屏幕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压力曲线。“永兴1井终于压裂成功啦!”西南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三所所长宋晓波和团队成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该井最终获日产11.11万立方米工业气流,实现川西雷口坡组斜坡带重大突破。

    “永兴1井的突破,充分说明斜坡带也能成藏,我们要再接再厉,落实好尖灭线,刻画好目标,为下一步勘探奠定基础。”西南油气勘探管理部经理张克银说。

    川西气田雷口坡组是中国石化继普光气田、元坝气田之后在四川盆地发现的第三个天然气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海相气田。但此前,更多的目光聚焦到正向构造带,斜坡带一直处于“听得到、看不见”的局面。

    早期在斜坡带实施的潼深1井、安阜1井实钻证实雷口坡组储层广泛分布,但受制于圈闭条件等因素,未能获得勘探突破。

    面对圈闭刻画这只最大的“拦路虎”,科研人员一直没有放弃,他们对可能发育的勘探目标进行反复分析,一轮又一轮论证。

    “就是它了,肯定有戏!”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领域高级专家李书兵指着井位部署图上川西探区东北角的永兴圈闭说,“建议部署风险探井,报总部审批。”

    永兴1井不仅实现雷口坡组顶界面精准取芯,而且顺利完成了地质任务。但在测试求产过程中,储层第九次加压后仍未压开。是储层太致密没有气吗?科研人员开始怀疑前期判断。再坚持加压!终于在第十一次加压成功。

    “地层精准预测太难了!”预测人员冯霞感叹,“在5000多米深的地方,地震分辨率很低,雷口坡组顶界面附近地层变化极为复杂。”

    他们摸索制定岀一套详细的解释方案,从岩石物理分析与精细标定入手,从地层倾角变化到裂缝成因进行分析,仔细寻找规律,反复推敲细节,最终落实尖灭线位置及圈闭范围。

    据推算,斜坡带资源量可观,永兴1井区提交预测储量超135亿立方米。

    解放思想,跳出刻板印象

    2021年夏天,普仁1井在茅口组再次测试,获日产气3.54万立方米。普仁1井重生了!

    2019年,在井研—犍为区块斜坡带部署的普仁1井,在栖霞组钻遇厚达39米的白云岩储层,孔洞发育,优质储层给了西南油气二叠系海相攻关小组成员无限希望,但随后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

    地质条件复杂的二叠系,突破口在哪里?攻关小组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地质认识,加强成藏综合研究,持续攻关薄储层预测技术,详细对比普仁1井与邻区井实物资料,大胆假设,精细求证,经过反复评价与论证,在茅口组再次测试,喜获工业气流。

    他们甩开部署,距离普仁1井19公里的金山101井在栖霞组钻遇25米厚的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到底有多大的勘探潜力,大家心里也没底。

    “优质储层不只有一种类型,我们要解放思想,跳出刻板印象,从实物资料入手,更客观地去评价栖霞组。”攻关小组组长石国山带领团队成员驻守现场,在细小的岩屑中挑选样品、在简陋的现场磨片鉴定、撰写专报建议取芯……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加强目标处理和储层精细刻画,落实了斜坡区的构造—岩性圈闭。

    金山101井在栖霞组喜获日产天然气4.81万立方米,再次点亮斜坡带勘探前景。

    启  示:

    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领域高级专家李书兵:勘探既要坚定信心、永不言败,更要创新。永兴1井的成功,根本原因是从在斜坡内部找岩性圈闭转变到在尖灭线附近找地层不整合圈闭。面对规模气藏寻找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只有冲破认识禁锢、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取得勘探新突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