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 ![]() ![]() 日期检索
修线“老手”十年功2022年0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 飞
张 飞 在大家的眼里,江汉油田采服特种车辆大队101酸化压裂队的仪表工饶露,不像80后,一双手布满了老茧和划痕。这双布满老茧的手,是他工作近十年来千锤百炼的证明,也为他带来了中国石化网络安全技术比武优秀奖的荣誉。 2012年,刚大学毕业的饶露来到江汉采服特种车辆大队成为一名仪表工。仪表车的核心部位是信号电缆舱。电缆舱内设置10台液晶监视器,这其中包含几百个数据传感器,上千条数据传输线,其主要担负着压裂施工的监视和数据采集工作,是压裂施工中的“大脑”,对一次压裂施工能否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最棘手的就是复杂数据传输线的修理工作。 修理和头发丝差不多粗细的电源线,对饶露来说是件“苦差事”。刚开始,饶露焊接的线路连接线总是脱落。看着老师傅娴熟的操作,他常常急得直抹眼泪。 “电源线好比仪表车上的血管,哪根不畅通都会给仪表车正常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只有稳住心神、用心学习、不断磨炼,才能掌握真本领。”老师傅的话让他重拾信心。 饶露决定从基本功开始练起。每次遇到老师傅操作时,他就拿着小本子认真记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虚心请教。下班后,饶露回到家接着练,练了不到一周,他的指甲便干裂开缝,手臂也被烙铁烫出大大小小的水泡。凭着这股肯吃苦的劲头,他最终熟练掌握了仪表车复杂电路的维修工作。 前两年,35岁的饶露报名参加由集团公司在北京举办的网络安全技术比武。赛场上,他思维敏捷,指尖娴熟地在键盘上飞舞。最终,饶露和他的团队获得优秀奖。 能力的提升、荣誉的获得与他日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每次修理电线前,饶露都会仔细检查、反复测试,排除肉眼看不见的隐患;维修复杂的仪表车显示线路,需要二次分解,他会逐个分解做好记录;部分线路需要厂家来修,他会跟踪进度。 一次,在章20斜-1井大型压裂过程中,某新型数据传输传感器插头出现裂痕,队里技术人员找不到问题所在。饶露主动请缨,对插头进行检测。普通的万用表查不出问题,他随即采用新型工具测量,通过微弱的电流变化,发现插头导电性较差,断定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单位对仪表车有问题的插头全部更换,消除了隐患。 如今,饶露已经成为队里的技术“大拿”。空闲时间,他常常和同事分享心得体会:“只有肯吃苦,肯下功夫,才能保证每一次操作准确无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