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为企业发展“强素赋能”

——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打造赋能型组织工作纪实
2022年0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丽华 蔡明战
16.8K

徐丽华  蔡明战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我们的科研课题结出了累累硕果!”捧着厚厚一摞专利证书,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青年人才王哲激动地说。

抓人才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抓创新力。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油气主业能力,更好满足电力专业化发展需要,2021年以来,电力分公司党委启动“强素赋能”精兵行动三年计划,全力打造赋能型组织,实现企业为员工成长赋能,员工为企业发展赋能。

导师带高徒

围绕电网关键技术难题,该公司建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组织课题专家与青年人才结对攻关,发挥好专家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人才在项目中锻炼、在实战中成长。

胜利油田部分电网地处近海滩涂,电力设施易腐蚀老化,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王哲与首席专家郑春生结成导师带徒对子,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输变电设施研究与应用”为课题进行攻关,目前在30多个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并获得20项专利。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具备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40年以上,强度是混凝土电杆的两倍,重量只有混凝土电杆的八分之一。2020年11月,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进入试验应用阶段,先后在孤东、河口、莱州湾等近海区域投入使用。一年的试运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经受住了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考验,并在机械难以进入的恶劣地形抢修中大显身手。

“厚积才能薄发,公司搭建平台为我们‘充电蓄能’,帮我们提素质、展才能、快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已经成长为临盘供电管理区副经理的王哲深有感触。

精兵还需强将带。该公司领导、首席专家以上率下,开设“强素赋能”大讲堂,紧跟电力行业发展趋势,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员工。目前大讲堂已举办24期,在全公司掀起了学习热潮。

对标强素质

不仅重视内部挖潜,电力分公司还将眼光瞄准了对外合作。他们与国网东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党建共建 合力共赢”结对活动,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合作、竞赛比武,携手培养高素质电力人才。

“和国网员工同台竞技,让我更清楚了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 在东营市电力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二名的胜中供电管理区配电运维四站员工王刚,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地制定自己的下一步规划。

作为电力专业化单位,要引领行业发展,必须先融入行业,在全面对标中固好底板、补足短板、锻造长板,实现比学赶超。

通过与国网对标追标,电力分公司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两年来主业劳动生产率提升39%,局级以上课题立项增长56%,外部市场中高端比例提高到71%,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练精兵

2021年,胜利油田技能大师范永涛带队承揽了孤东、刁口120兆瓦光伏电站运维项目。继成功承揽金风科技公司安徽金寨风电场后,电力分公司胜南供电管理区开启了承揽新能源项目运维新征程。青年人才在项目承揽中锻炼成长,为孤东油区提供绿色电源。

2017年以来,电力分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主动进军新能源领域,全面融入新能源服务产业链,承揽省内外风电场16座,油田33座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357兆瓦,培养绿能运维技术人员300余人,为绿色转型发展储才赋能。

临盘供电管理区主任技师门利君带领团队,围绕风电场节能技术开展了6项技改创新,为甲方创效93.7万元,被金风科技公司聘为山东区域技术总工。

“发展成就人才,人才引领发展。”该公司经理刘玉林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模式变革,通过实施“强素赋能”精兵行动,让员工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