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碳价暴涨

2022年01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欧盟碳价创新高,全年均价为53.65欧元/吨,创下欧洲碳市场启动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1年,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碳中和行动,碳市场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欧洲提高减排目标,叠加天然气价格暴涨,煤炭发电大幅增加,欧洲碳价一路高歌猛进,全年呈单边上涨走势,从2021年初的33欧元/吨,上涨至2021年12月8日的88欧元/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涨幅高达167%,全年碳配额均价为53.65欧元/吨,也是欧洲碳市场启动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1年进入冬季以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的情况下,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创新高,化石能源发电量增加,导致碳配额需求增加,叠加欧洲碳市场金融衍生品相对成熟及2021年度碳配额分配延迟,欧洲能源价格开启新一轮涨势,电力价格、天然气价格和碳价联动上涨。

    2021年7月16日,中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共有电力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作为首批控排企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已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工作,累计成交量近1.8亿吨,成交额超过76亿元,挂牌成交均价为46.61元/吨。

    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碳配额首日收盘价为51.23元/吨。此后,一度上涨至58.70元/吨,创上市以来最高水平。接着,碳配额价格逐渐下跌,一度跌至41.84元/吨。随着履约期临近,碳配额价格再次回到50元/吨附近。

    全国碳配额价格走势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行情,从首日交易至2021年8月中旬,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要由包括五大央企电力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润电力、申能和浙能集团在内的十家大型能源集团主导,全国碳市场价收盘价维持在50元/吨左右波动。

    2021年8月中旬至12月中旬,由于全国碳市场整体配额富余量较大,发电企业卖出意愿强烈,全国碳市场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行情,始终维持在41~43元/吨区间内小幅波动。从2021年12月15日至年底,由于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全国碳市场的成交量开始逐渐萎缩,但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完成履约,急于在盘面采购碳配额,同时卖方企业出现惜售情绪,碳配额价格出现大幅上涨,2021年12月30日,挂牌收盘价为57.06元/吨,创上市以来次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