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为了冬奥场馆灯火通明

2022年01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魏园军 曾 丽
16.8K

魏园军 曾 丽

1月3日,刚吃过早饭,中原油田冬奥会用电保供项目组党支部书记杨军民就带领5名员工来到京郊高山峡谷的山脚下。他们的任务是将3500米电缆抬到山顶,铺设管线。

气象监测显示,近期北京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所在的京郊高山峡谷气温低至零下28摄氏度。

冬奥会场馆建设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电缆铺设工作。2021年11月,中原油田中标冬奥会场馆用电保供项目,承担部分冬奥会场馆的电力保供工作。2021年12月,项目组进驻冬奥会场馆。

罕见的低温考验着电网设施。“人造雪一层层叠加,经过夜间低温冻结,细小的树枝被冰包裹,比人的胳膊都粗。”杨军民说,“部分电缆无法通过机械设备送达山顶,我们只能人抬肩扛送上去。”

深山里的寒风冰凉刺骨,吹得脸生疼。当天14时,做好登山前的准备工作后,杨军民第一个将电缆扛在肩头,随后其他人纷纷扛起电缆。

“平时扛着电缆没觉得太累,现在在雪地里走,感觉真不一样。”走了不到100米的距离,项目组成员马大勇已经滑倒两次。

他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走,23时10分,经过近10个小时扛运,他们终于将3500米长的电缆带到山顶。

稍作休整后,6名员工互相搀扶下了山,准备回宿舍休息,随身携带的馒头早已冻得生硬,没法吃了。

据了解,该项目组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为17个冬奥会场馆的发电机组提供服务保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