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金陵石化
|
![]() |
上世纪六十年代吊装炼油反应器。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操作室。 |
![]() |
管线交织的现代石化。 |
陈伟伟 吴 靖 张 兴 徐 捷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2年1月7日,金陵石油化学总公司联合组建成立,在金陵古城扬子江畔一座炼油化工基地拉开了发展序幕。40年来,一代代金陵石化人把家国情怀刻入灵魂,把行业振兴注入血液,把苦干实干融入基因,把公司发展成中国石化第三大原油加工基地和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
迈入新时代,金陵石化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以绿色低碳战略统领全局,始终致力于奉献洁净能源,扎实提升环保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做示范、当标杆。
40年来,金陵石化累计向社会供应成品油2.2亿吨,上缴利税超过2500亿元,为我国石化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前行。跨入新的百年路,金陵石化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世界领先发展方略,朝着建设世界领先炼化企业的愿景目标奋勇前行。
革故鼎新铸辉煌
1982年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江苏省组织南京七个石油化工企业联合的批复》,原分属不同系统的7家炼油、化工企业联合组建金陵石油化学总公司。1984年1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金陵石油化工公司。
公司组建后,几代金陵石化人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同步实施一系列改革调整举措,理顺了内部经济关系,实现了企业联合体向资产和经营一体化的转变,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优化,产业联合优势逐步显现。烷基苯、常减压、催化等主要装置都成功实施了多轮技术改造,公司生产能力翻了三番,成功跻身中国石化炼化板块第一方阵。
开局“十二五”,公司抢抓机遇,“先想一步、先干一步、领先一步”,赢得成立以来投资最多、项目最密集、工程量最大的1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跃上新台阶,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清洁油品产量大幅提升。2013年,公司成为南京市首家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工业企业。
跨入“十三五”,公司迎来生存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在新常态下,公司加大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圆满完成第二轮油品质量升级,清洁油品生产能力达到集团公司领先水平。低硫船燃、高端石墨材料、汽油轻馏分等重点项目顺利开车。合资企业金陵亨斯迈成功建成投产,跨江发展实现高质量起步,竞争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以过硬成绩站稳了炼化板块第一方阵前列。
绿色石化美名传
40年的创业历程中,绿色发展理念早已成为每个金陵石化人的行为规范、融入公司的每一项工作之中。
作为江苏成品油市场的主力供应商,金陵石化始终坚持“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质量理念,多次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改造,有效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彰显了央企“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金陵石化以废气、废水、固废的“净零”排放作为积极投身降碳行动的新目标。坚持统筹谋划、真抓实干,持续加快环保项目实施,主动进行VOCs和异味治理,率先开展LDAR检测工作,相继投用尾气治理、污水处理等一批重点环保治理项目,提前完成油品质量升级、控煤减排、绿色企业创建等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公司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43%、86%、93%和86%,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指标全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公司荣获2019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绿色发展企业品牌,并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十二五”和“十三五”全国石油和化工节能环保先进单位、中国石化首批绿色企业、江苏省VOCs治理示范企业和节水型企业等称号。
科技赋能展宏图
40年来,金陵石化紧紧依靠管理优化、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挖掘每一滴油的最大价值,金陵石化全面梳理优化生产流程,注重研发“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的高附加值产品,近10年优化挖潜增效超10亿元,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在全力推广新技术应用与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把智能化工厂建设作为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建成三大信息化平台,形成以门户为集成平台的整体信息化架构,建立“日优化”管理体系,按日制定落实生产经营安排,确保装置始终处于效益最大化状态运行,为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提供坚强支撑。
金陵石化以破解生产技术难题和瓶颈、优化产品结构和高端发展为方向,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机制,仅过去10年就实施技改技措千余项,助力生产运行水平和创效能力显著提升。
该公司烷基苯厂研发的双烯选择加氢等工艺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达到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技术水平,实现工业转化并在海外市场推广,成为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多次承担芳烃技术、沸腾床渣油加氢、高端石墨材料等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实现所有项目按期高水平“出龙”。40年来,公司共获得国家、集团公司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289项,申请专利174项,授权专利148项。
人才为要增动力
40年来,金陵石化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发展为先、人才为要”,锻造了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石化人才队伍。
在金陵石化,“感动石化人物”孙同根的名号众所周知,高中毕业的他能够成长为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正是金陵石化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写照。以其名字命名的“S-Zorb孙同根操作法”实现了装置高效低耗运转,每年为企业增加近亿元经济效益,技术经济指标反超国外专利商水平,在全集团同类装置推广应用。
公司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聚焦“能力、责任、激情”,持续健全人才“选、育、管、用”机制,优化“三支队伍”序列层级设置,科学配置职数,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贯通的成长通道体系,拓展各类人才发展空间。目前,企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操作人员半数以上,三分之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中级以上职称,70余人次在集团公司级及以上业务竞赛中获得佳绩,三支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优良、结构较为合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强根铸魂启新程
金陵石化历届党委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干部员工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1985年11月,公司首届党代会便明确建立了《党委十项工作制度》《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建立起“1+6+3”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并配套制定完善18个党建制度。近年来,锚定“站排头、争第一”目标,着力在务实、创新、融合上下功夫,分层分类明确责任清单,创新构建五大KPI指数,常态化开展党支部分类定级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形成了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效落实的责任体系,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连续7年在集团公司党建考核中被评为A档。
该公司党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不断厚植发展软实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激发不竭精神力量。抓住重要节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企业艰苦奋斗史教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教育,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坚持组织全员汇智大讨论、品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典型选树宣传和“道德讲堂”活动,在干部员工中树立报效国家、发展企业、奋斗进取的价值追求和思想共识,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文明单位称号。
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价值共创、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价值理念和“追求的不仅是利润,奉献的不仅是能源”的企业宗旨,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连续34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慈善一日捐”等献爱心活动先后支持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希望工程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在抗击疫情、救灾抢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大考”面前都活跃着金陵石化人的身影,彰显了央企责任担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