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石家庄炼化科学统筹、精心规划,强化风险管控,着重攻关重难点项目,完成史上投入最多、施工面最大的检修
为新周期生产增添强劲动力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叶敏
□王叶敏 连日来,石家庄炼化检修后投入生产的装置接连传出好消息,硫酸烷基化装置首次检修后一次开车成功,运行达到最好水平;35万吨/年芳烃装置完成扩容改造,开车后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水平,每年可为企业多创效近亿元。 生产装置四年一修,检修的质量和深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未来的发展。此次石家庄炼化检修是建厂来投入最多、施工面最大的一次,涉及炼油和化工近40套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配套系统,共实施检修项目3935个,同步进行技改技措项目80个。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消除了制约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瓶颈,而且提升了装置创效能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科学统筹让每一个环节有章可循 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生产管理副主任师屈湘林第一次负责生产装置停开工全面统筹工作。“起初顾虑重重,工作一大摊,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他说,“多亏后来有了‘宝典’。” 屈湘林所说的“宝典”,正是生产技术部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优势,特意编制的“停开工风险指导手册”和“停开工成本控制导则”。利用“一图一表”,他们从停开工的18个子要素入手,构建专业管理责任矩阵,明确各项流程,不断细化风险管控、密闭吹扫、节能优化等专项方案,持续完善好开停工网络、把控好检修重要节点。 这样的“宝典”并不是特例。面对项目繁多的检修任务,石家庄炼化提前筹备,成立大修改造项目组,设置了15个专业组及10个分指挥部,专业分工、区域主责、统筹协作,并按照“由远及近、由粗及细”的原则,详细制定了设计、采购、施工等检修各环节的实施要求和标准,让所有工序都有章可循。 有了制度,更要落实。每天一大早,设备工程部负责人和各项目经理就来到施工现场,针对前一天晚例会上发现的问题,积极统筹协调,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解决落实。检修期间,该公司共组织召开45次检修工程调度例会,真正实现了“把办公现场搬到检修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几百个问题。 “炼油部分28套装置全部一次开车成功,全面恢复正常生产运行,与这次检修科学统筹、规范管理密不可分。”设备工程部经理刘晓伟感叹。 创新措施让风险管控落到实处 “装置法兰数量多、工况复杂,很容易出现泄漏问题。因此,法兰紧固可以说是检修中强度大、风险高的一项工作。以往,这也是我们最关注、最不放心的地方。但今年公司采用了定力矩紧固法兰的新办法,效果非常好。”炼油运行五部设备经理蔡学对创新措施赞不绝口。 在此次大检修中,石家庄炼化对全部法兰采取风险分级管控,确保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根据法兰螺栓数据精准计算力矩,并制作了详细的法兰螺栓同步紧固施工步骤表发给各承包商,同时利用智能化法兰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一个法兰进行全方位监管。装置检修完成后,法兰气密一次通过,首次实现了零泄漏。这也成了该公司抓好检修现场风险管控的一个经典案例。 为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早在检修开始之前,石家庄炼化就首次引入实操培训设备,包括高处作业、起重吊装、高处坠落体验等16个模块,并分批次组织2000余名施工人员陆续参加。“第一次接受这么标准化、规范化的体验式培训,非常新鲜。特别是高处坠落体验,就像真的从高空掉下来一样,印象太深刻了!以后一定把安全时刻记在心上。”来自石家庄建安公司的施工人员赵正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此次检修中,该公司还首次引进移动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持续加强环保风险管控。大修期间,他们利用该设施对11个装置点位进行了治理,VOCs去除率均在97%以上,确保了检修现场无异味,实现了绿色大修的环保目标。 步步为营让重难点项目有序推进 国内首套硫酸烷基化装置的第一次检修是石家庄炼化此次大修的难点项目。 “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摸索一边总结。”运行部副经理姚建辉说,“因为硫酸烷基化装置的介质为高硫酸,腐蚀性很强,所以即使是一条管线、一个阀门的吹扫,都需要一点点地尝试。至于关键设备,如聚结器、酸分离器等,就更需要小心谨慎地操作。” 面对难题,该公司立即行动,积极与装置工艺研发单位石科院、洛阳工程等取得联系,组成联合攻关团队,时刻蹲守在现场,共同解决检修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装置顺利完成检修并一次开车成功。开工后,该装置实现高水平运行,不仅酸烃分离效果提升近30%,而且循环水消耗量降低了200吨/小时,为行业同类装置检修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今年的检修中,石家庄炼化还同步进行了80个技措改造项目,包括35万吨/年芳烃装置扩容改造、10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优化等,是该公司加快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由于原有的芳烃装置负荷偏小,时常需要外卖部分重整汽油,造成了企业效益流失。为消除瓶颈,该公司决定对芳烃装置进行扩容改造。该项目包括新建一座苯塔,增加或更换抽提蒸馏塔、非芳烃塔、溶剂回收塔的空冷器、水冷器等,改造内容繁多、工程量巨大。为确保改造按时完工,该公司重点把控、挂图作战,每天召开例会梳理工程进度,从设备拆除到吊装、移位,安排专人盯守负责,确保施工有序推进,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改造完成后,芳烃装置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年,每年可为企业多创效近亿元。 “四年一修,是企业休整的良机,也是新周期生产再发力的契机。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争取再创佳绩。”石家庄炼化副总经理刘栋信心满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