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齐鲁石化首套氢气充装项目中交

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万章
16.8K

    □孙万章

    11月29日,经过近5个月的施工,齐鲁石化首套氢气压缩充装项目提前1天中交。至此,该公司迈出了氢气由自用到外供的坚实一步。

    随着国家对氢能发展的重视,中国石化确定在“十四五”时期将发展氢能全产业链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齐鲁石化作为中国石化唯一生产氯碱产品的企业,有着电解工业原盐生产氢气的成熟技术。该工艺生产出来的氢气,成本低、质量好,优势明显。

    2020年10月22日,淄博市发布了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确定临淄区为规模化制氢产业基地,这也为齐鲁石化氯碱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齐鲁石化迅速行动、主动谋划,经过反复研讨,决定新上一套氢气充装系统,将压缩后的氢气作为氢能源产品外销,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1月28日,氢气压缩充装系统项目可研报告批复,并被列入重点项目。

    “这是齐鲁石化第一个氢能利用项目,我们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开个好头!”氯碱厂经理荣猛信心满满。

    为便于充装,该项目选在停用7年的液氯处理工序原址上建设,并于7月开始土建施工。“阴雨天气频繁和施工人员短缺是项目施工的最大难点。”氯碱厂机械动力科负责人车晓刚说。为赶回因阴雨天延误的工期,他们提前规划,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一边完成剩余地面硬化工作,一边进行压缩机等设备的安装和管线预制。

    “大检修与氢气充装项目施工同步进行,可以借机对不合理的设备进行改造,便于以后与氢气充装系统对接。”氯碱厂烧碱车间副主任刘振革介绍。

    外运氢气质量要求高,但烧碱装置旧干燥塔吸附能力偏小,满足不了氢气充装的需求。为此,氯碱厂利用检修停工时机,对干燥塔进行了更新改造,并采用石科院新开发的水吸附剂和卤化物吸附剂,吸附效果更好。据了解,改造完成后,产出的氢气质量高于国家要求的燃料氢纯度99.97%的标准。

    10月13日,氢气充装项目的核心设备——第一台氢气压缩机送达现场,开始进行安装。氯碱厂强化过程管理,严把安装质量关,共查出问题62个,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整改。11月29日,各单位联合验收组到现场进行验收,达到中交条件,比计划时间提前1天实现中交。

    “下一步,氢气充装项目将开始进行‘三查四定’工作,预计12月底正式投用。”齐鲁石化化工高级专家李兆华介绍,“该项目投用后,每年预计可外送氢气865吨,作为氢能汽车的优质清洁燃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