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生产过程 向集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双碳”目标下,炼化企业将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原油转化上下功夫,通过过程强化、工艺改进、技术组合、流程优化、分子管理等方式,保证能源和原料消耗最小化、装置运行效率和生产灵活性最大化,减少其他因素的限制,高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

优化装置设计和工艺流程、开发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等,是节能减碳的重要途径之一。埃克森美孚的全球能源管理系统于2000年启动。其新加坡工厂利用该系统,设置了最佳数量的工艺冷凝水旁路,并输送至处理装置,最大限度回收热量,减少蒸汽补充量及冷却水系统的负荷,使炼厂能效提高了17%、化工厂乙烯裂解装置能效提高了21%。另外,埃克森美孚通过设计开发隔壁塔,将一系列常规蒸馏塔合并为一个,并应用于英国的Fawley炼厂,回收重整汽油中的二甲苯,比常规流程节能约50%。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本质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控制和改变物质时空分布、能量分布,从而实现物质、设备和过程在空间、时间和能量上的优化匹配。重点开展微反应器、超重力、微波、过程耦合等反应强化技术基础研究,实现分子传递和反应过程的多尺度灵活协调控制,使传热、传质、混合、宏观反应速率等得到迅速提高,有效推进化工领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分子水平认识石油、使用石油,实现对石油烃类分子的定向转化,可从本质上实现原油高效转化生产化学品。石油复杂体系分子组成的量化表征是化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基于分子组成的性质预测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分离与反应工艺过程的模拟还远未深入分子层面。建立从分子水平认识石油及其转化率的平台,形成对石油中烃类的结构特征和核心化学反应规律的系统理论,开发出针对性强的高效催化剂和生产工艺,可实现石油烃分子的定向高效转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