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油田“老中医”

2021年12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江 川 贾玉涛 田 坤
16.8K

讲述人:姜祖明(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副经理)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江 川 贾玉涛  田 坤

姜祖明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在外人眼里,他还有一个身份——油藏“老中医”。

中医是给病人看病抓药的,对姜祖明来说,他的工作则是给油藏看病配药。

在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大楼一楼大厅,整齐地摆放着12瓶药剂,这是科研人员给油藏特别配制的。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勘探开发研究院视察,姜祖明和他的同事研制的药剂,集中向总书记做了展示。

胜利油田主力油区位于山东济阳坳陷,这里地质构造复杂,被称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囊括了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油藏类型,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七零八落,拼不起来”。

60岁的胜利油田,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最高含水量甚至超过98%。依靠传统的开发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开发需要,老油田迫切需要“养生”,需要延年益寿。

化学驱油技术,就是“老中医”们为油藏开出的特效药,是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杀手锏技术,但是胜利油田油藏呈现高温、高盐特点,是国际公认的化学驱难题。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先攻克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关键影响因素。

经过30多年持续攻关和矿场试验,科研人员创新研制出一种耐温耐盐的聚合物驱技术,能够增加油在地下的流动性,从而增强采油效果。

让姜祖明骄傲的是,这项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温度突破了85摄氏度、矿化度达到3万毫克/升,让采收率提高了10%,为油田累计产油7000万吨,覆盖储量5.7亿吨。

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次的反复试验。在姜祖明看来,尽管有以前研发的经验,但是对于每一种新型驱油剂,心里都没有底。因为即便用的材料相同,可是一个参数的改变,就会让结果迥然不同。

姜祖明和他的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称量、合成、粉碎,再称量、再合成、再粉碎,寻找一款最佳“药方”。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但对我们来讲,因为老油田仍然有接近70%的石油还留在地下,等着我们去动用。”他说,每当想到这些药剂能帮助油田开采出更多的油,浑身就充满动力。

正是通过像姜祖明一样无数科研人员的研究,这些化学驱油剂也成为激活5.7亿吨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密码,帮助胜利油田创造一个又一个稳产奇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