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完成作业、特车区域一体化改革2021年12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施兴峰 孙博
施兴峰 孙 博 12月6日,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文北、文南、文卫3个作业区同时挂牌成立,标志着该油田“作业、特车区域一体化”改革全部完成。 今年初,中原油田作业系统开展“作业、特车区域一体化”改革。9月初,将作业二大队、特车二大队合并,成立濮城作业区;将作业五大队、特车五大队合并,成立濮东作业区;将作业六大队、特车六大队合并,成立濮南作业区,拉开了改革帷幕。 作业区整合机关组室,设置综合办公室、安全环保室、设备管理室、生产技术室和生产指挥中心,构建起精干、高效的“四室一中心”协调、服务、指挥、保障、考核管理体系。 作业区推行“大岗位”用工模式,对员工实行兼岗、并岗,大力优化管理及服务人员,将后勤队及借聘、离岗、轮岗、内退、退二线等非直接生产人员,全部剥离至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此外,作业区还根据实时工作量,动态调整作业队伍数量及组织形式,提出了“白班队”+“一队多机”+“跨区域作业”新型运作机制,组建搬家队、准备队,将作业队从搬迁、准备、开工、交接井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项从事直接作业施工;优化特种车辆人员配置,改变“车多司机少”的现状,通过“三定”进一步盘活人员,提升特车利用率。 经过3个月的运行,濮城、濮东、濮南3个作业区队伍整体平稳,各项效果突显,实现了组织效率、生产时效、服务质量、创效能力、人均收入“5个提升”,达到无效等停时间、经营结算内耗、富余人工成本、外委费用支出、管理人员占比“5个下降”的目的。 改革后,中原油田作业系统累计压减掉50%的管理机构;流转安置管理及服务人员853人,管理及服务人员占比从17.74%降至6.8%;作业队伍从64支增加到71支。据测算,作业区板块每月可多创收420万元,人均创收增长率19.7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