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身边美景看春秋2021年12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朱乐
朱 乐 记得有位文友对我说过:“走不完的风景,说不尽的故事。走南闯北看世界,都不及本地风光更有情趣!” 趁一个冬日晴暖的周末,我偕妻女前往金山石化城市沙滩西侧鹦鹉州生态湿地公园一游,漫步其中,细赏品味,尽享大自然的造化,果然别有风味。 此园的原址,是石化海滨游泳场,在游泳场四周,是一丛又一丛的芦苇,它们见证了我们石化创业者数十年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没有人会知道,一直排向远方海滩并一路扎根成长的芦苇丛的故事。但我每次从游泳场出来,总会带着深深的好奇心向芦苇丛走去。有时会摘叶一片,叠成薄片,贴唇而吹,居然清音悦耳,可惜我无音乐特长,不能用一叶芦苇吹音成曲。 夏初至初秋,芦苇丛像北方的青纱帐一样,长得青翠碧绿。听附近一位老农说,早春时节这种芦苇所生的芦根,是民间一种十分流行的食疗用材,可清热解烦,和荸荠同煮,也是食疗上的最佳搭配。 两年前,由金山区政府筹划投资,通过“湿地基底、本地植被、水体生态”的修复,实现了水质净化。原址的海滨游泳场一带,来了个喜人的大变身,很快建成了现在的鹦鹉州生态湿地公园,也成了金山区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更有不少上海市区的游客也跑来一睹风采。 走进公园,这里蓝天碧海,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大小不一的水域波光粼粼,芦苇中栖息的各种水鸟,偶尔探出头来好奇地瞧瞧游园者,天边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形成了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冬初游园赏景,进入眼帘的是一簇簇夺目的金黄色或褐色芦花在迎风摇曳。芦苇根根挺拔,随风飘扬,远远看去又似波涛涌动,深沉雄壮,就像钱塘江八月十八日的大潮水一样,有一股神圣的力量推动着,浩荡有力。 江南的芦苇荡,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人文景观。我也曾去沙家浜旅游,目睹又高又密的芦苇荡,穿出穿进的小船上,装满了一船或半船的芦杆芦花,正静静地沿河道行进着,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恰是生活中平凡又美好的场景。应该说,这也是船民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和奋斗的天地。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刚从部队退伍分配来上海石化工作,趁休息日,常独自来海边散步。那时候在防波堤内生长的芦苇植物,一丛一丛,高大、青翠又坚强。它们迎着海边的风雨日月摇曳多姿,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时上海石化也在艰苦创业期,这些芦花多像我们石化创业者,坚强、勇敢、坚韧不拔! 看着眼前这一排又一排芦花摇曳的情景,我想,这同我们当年来此地建设石化时看到的芦苇,应该是同根同生的。跨越了数十年的时光,现在再次欣赏芦苇情景,不禁让人感叹岁月的飞逝与人间的美好,我们建设者又是多么伟大!勇于改变河山,建设美好家园。 游园途中,我们在紧靠芦苇丛的一条长椅上小憩,看芦花起伏,深吸着生态湿地区的清新空气,任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丝丝幸福感爬上心头,更有一种诗意袭来:我们同这里的芦苇,一样自豪而快乐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