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攻坚创新变革 圆梦世界第一

从825吨到7.2万吨的跨越

用国产化、绿色、创新作答,江汉盐化工成为全球最大含氯消毒剂生产基地
2021年12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亚伟 黄红霞
16.8K

在漂粉精运行部中控室内,江汉盐化工员工正在严密监控生产流程。 宋国梁 摄
4种不同规格的含氯消毒片在阿里巴巴网店“上新”了。宋国梁 摄
在漂粉精发货点,一批批货物正在紧张装运中。 宋国梁 摄
江汉盐化工厂区航拍图。黄志勇 摄

    □李亚伟 黄红霞

    11月24日,在江汉盐化工漂粉精库房,一批发往海外市场的货物正在紧张装运。今年以来,随着新装置投料试车成功,该公司漂粉精总产能达到7.2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含氯消毒剂生产基地,圆梦世界第一。

    从1995年第1套装置年产825吨漂粉精,到2021年第12套装置投产后,总产能达到7.2万吨/年,每一个数字的更迭和跨越,都离不开江汉盐化工全体员工的努力和拼搏。他们以无悔的执着和坚守为笔,用国产化、绿色、创新作答,在新时代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打破预言,向国产化挺进

    “从进口仿制到国产化研制,再到标准化定型,每一步都走得不轻松、不容易。”提起漂粉精的国产化之路,该公司专家叶学良感叹,江汉盐化工历经三代变革,才得涅槃重生。

    1995年,该公司通过引进加拿大凯密迪公司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投建了第1套漂粉精装置。但适应寒冷干燥地域特性的“洋设备”来到潜江,却引发了诸多水土不服的“并发症”。

    尽管外国专家使出浑身解数,装置依旧故障频发。8个月的试生产,总产量仅有800多吨,月均产量只达到设计产能的20%。外国专家离开前留下一句话:当地气候潮湿,不可能达到设计产能。

    “引进设备投入大,产量又达不到要求,干着急不如靠自己!”回想当年,叶学良坦言,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设计不合理、工艺有瑕疵、仪表运行不可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摆在面前。如何才能让外国技术适应本土环境?江汉盐化工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开启了江汉钠法漂粉精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的“大改造”工程。

    他们联合相关厂家,针对关键设备离心机、压实机、干燥器等进行了一系列国产化研究和改造,仅离心机一项就节约采购资金420万元。针对气候潮湿的特点,攻关团队在装置上设计安装了干风系统,有效降低了空气湿度,彻底消除了夏季生产物料吸潮粘附设备的“顽疾”。他们设计安装的空气除湿装置荣获了国家实用专利,配合仪表、电气等专业工程师改进的DCS控制程序收到了进口设备的运行效果。

    2001年,依靠自主技术和设计理念支撑,第2套年产5000吨的漂粉精装置“复制”成功,设备全部更新换代,国产化率达到90%;2003年底,第3套年产5000吨装置实现生产流程全套设备国产化……之后,江汉盐化工发挥“采卤—盐硝—氯碱—消毒剂”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借川气东送储气库配套工程落户油田的东风,将漂粉精装置增至10套,一举成为含氯消毒剂行业的翘楚。

    如今,经过420多项技术改造,该公司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体系,漂粉精产量也节节攀升,由以前的平均100吨/月提高至现在的500吨/月以上,单线实际产能超过6000吨/年,彻底打破了外国专家的预言。

    以“绿”为底,增加竞争砝码

    走进漂粉精运行部,一眼就能看到挂在墙上的废液综合处理工艺流程图——从初始到终端,形成了一条脉络分明的绿色“水循环”。“经过一系列的综合处理,副产液可实现循环利用,确保废水零排放。”该部副主任孙晓冬介绍。

    众所周知,在钠法漂粉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副产液,不仅盐含量高,而且含2%~3%的有效氯,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直接外排会对土壤和水系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排污问题成为制约江汉盐化工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早在2012年,漂粉精运行部就开始建设含钙固体悬浮物、含氯、含盐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的装置。该装置利用30%浓度的盐酸将副产液中的次氯酸根还原成氯气,再经过净化处理变成商品氯气,而产生的含氯化钙和氯化钠的中和液则被注入地下采卤。借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优势,该部每年可节约水资源36万立方米、回收氯化钠5万多吨,不仅实现了“不允许有一滴漂粉精副产液流进汉江”的环保目标,而且为江汉盐化工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作为“三废”防治的重要一环,在废气处理过程中,该公司同样延续了绿色基调。他们增设干法回收工艺,在提高原辅材料利用率和产品收率的同时,有效去除干燥尾气中所含的漂粉精粉尘,并通过烟雾洗涤系统,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实现气体达标排放。

    为确保绿色生产,就连噪声也难逃“绿色处理”。“与旧装置相比,新装置大部分都采用了低噪声设备。”站在崭新的装置前,技师吴靖现身说“法”,“以前长时间待在噪声环境里,难免头晕耳鸣。现在不仅对单机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了隔音、减震等措施,而且为我们配备了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一线工作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攻坚创新,铸就产品“硬实力”

    9月1日,喜讯传来:新投产的1.2万吨/年漂粉精装置完成72小时考核,产品质量及原辅材料消耗等考核结果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尤其是蒸汽消耗量比定额降低了30%,仅这一项便可节约成本100余万元。看着手中的评价报告,江汉盐化工漂粉精运行部主任涂飞脸上是掩不住的高兴。

    试产任务琐碎又繁重。一条生产线有150多台(套)设备,新设备之间的配合和磨合需要一项项的调整测试、一次次的排查试验,才能找到、找准最佳运行状态,难度可想而知。提前两个月,吴靖就和另外30名从各装置调集的骨干值长、班长、熟练工一起,开始熟悉设计位置、工艺流程,为新装置投产进行“强化训练”。“能在我们手上把新装置开起来,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再累也值得!”提起之前的辛苦,吴靖只觉得欣慰。

    新装置最大的优势是采用旋转闪蒸干燥工艺替代了原有的干燥方式,物料干燥时间由过去的160多分钟降为10多秒钟,设备内部储存的物料由原来的4~5吨降为20~40公斤,不仅大幅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而且干燥设备的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更低。

    但是,旋转干燥工艺在实现产量新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了中间产品粒度过小、难以压实成型等新难题。为此,技术人员多次召开“诸葛会”,积极分析原因、查找对策,最终通过调整油压、改进造粒机筛网孔径、控制干燥器物料水分等措施,一举解决了产品精加工系统出现的问题。目前,该装置日平均产量约42吨,预计年产量可达1.39万吨,且各项物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全部控制在设计定额以内。

    市场竞争要技术过硬,也要产品新颖。在新装置不断上马的同时,江汉盐化工紧盯市场、瞄准“靶心”,不断推进漂粉精产品的升级换代。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内民众健康防护意识普遍增强,产品需求量不断上涨。该公司围绕客户需求,深入开展研发工作,成功推出了“水杉”牌系列含氯消毒日化品。

    该产品的主要杀菌成分是无机氯,安全无残留,而且制作成片剂,遇水即溶,使用方便,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随后,该公司又结合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在原来4款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卫浴陶瓷、瓜果蔬菜等7个场景的检测报告,进一步突出产品的功能性,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有了新装置、添了新产品,我们的定单已排到明年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涂飞的话语满是期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