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大漠采油树
给我坚守的力量

2021年12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朱山青 梁贵湘 吕 敏
16.8K

●朱山青/口述 梁贵湘 吕 敏/整理

作为江汉石油工程国际合作公司压裂工程师,多年来,我被同事称为“坚守在阿根廷项目部的最后一名女员工”。

在去海外工作前,我去过遥远的新疆。那时,我还刚参加工作。当我第一次和同伴乘车前往新疆油区时,看到的是笔直的公路,一抬头一叩首的采油树,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漠。

在新疆,我经常一醒来脸上就蒙着薄薄一层黄沙,有时候风沙太大都看不清身边同事的脸。一起来的同事都陆续跳槽了,最后只有我还在沙漠工区坚守着。

这一坚守就是3年,一直到2013年,我来到江汉石油工程国际合作公司阿根廷项目部。那时,项目部刚刚成立,我担任现场压裂工程师,发挥专业特长,学习各类压裂软件,完成压裂井地质建模,优化压裂施工泵注程序。3年间,为项目部完成水力压裂优化设计193井次/401层次。

我的外语基础较好,经常为外籍压裂工程师开展培训、与外籍员工沟通交流,还结交了几个不错的外国朋友,向他们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瓷器文化和茶文化。在我的影响下,外籍人力资源经理桑德拉开始收集中国瓷器,外籍财务卡莉娜开始酷爱喝中国茶,外籍实验员卢宽娜也开始学说中国话。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外籍工程师帕保罗的话:“以前总以为中国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现在才知道中国真的越来越强大,我每天都在关注中国新闻,发现中国科技进步太快了,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真是令人惊叹!”

在阿根廷工作时,经常有人问我:“China(中国)?”每次肯定回答后,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每当此时,我都深深感到,伟大的祖国永远都是我们海外员工最强大的后盾,我一定要传播好中国文化,做好本职工作。

在阿根廷工作8年后,我成了坚守在项目部的最后一名女员工。在我心里,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像大漠里的采油树一样。我想和项目部的同事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石化第一支走出国门的压裂队SINOEPC802队不断向前发展。

8年来,在阿根廷项目部全员的努力下,SINOEPC802队获得了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和泛美能源公司的普遍认可,连续签订了7次水力压裂施工服务合同,为公司增收6634万元,挖潜870万元,为江汉海外压裂项目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