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白俄罗斯威胁“断气”,德国暂停“北溪2号”审批
欧洲今冬天然气供应不足已成定局
2021年12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林
●王 林 欧洲当前已正式进入供暖季,但天然气库存却创10多年来新低。面对供给侧严重吃紧的挑战,欧洲整体弥漫着“无气可用”的绝望情绪,今冬限电断电危机隐现。 就在欧洲天然气危机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的关头,11月以来,俄罗斯释放扩大管道供气量的信号,欧洲气价应声下跌,但仅仅维持了几日,气价就于第二周再次飙涨,原因是白俄罗斯与欧盟就难民问题矛盾激化,白俄罗斯发出了“断气”警告,随后,德国又宣布暂停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认证工作,引发市场对于限供的担忧。 持续发酵的“断气”威胁 由于波兰、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持续发生难民危机,欧盟计划对白俄罗斯施加新一轮制裁,白俄罗斯随即威胁称,将切断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供应。美国CNBC新闻网指出,白俄罗斯的对抗可能会转化为更为激烈的行动,这无疑将推动欧洲气价进一步上涨。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内阁紧急会议上宣称,可能会切断俄罗斯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沿线的运输,以此实施反制裁,“我们建议欧盟说话之前三思,将对任何‘不可接受的制裁’做出反击”。 不过,欧亚集团欧洲团队主管埃姆雷·佩克表示,白俄罗斯不太可能落实“断气”威胁。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则作出公开回应,称俄方对此事毫不知情,“我们依靠过境白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来履行欧洲的供气合同,关闭管道将损害俄气的长期市场地位,并加剧稳定供气的担忧,而且‘断气’将导致白俄罗斯每年损失3亿美元的过境收入,这是该国无法承担的后果”。 《金融时报》指出,欧盟多达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去年约1/5需要过境白俄罗斯。据悉,俄气已着手制订补充欧洲天然气库存的计划,将在11月启动一项向5个欧洲储气库输送天然气的计划,数量和运输路线已确定。 路透社援引俄气旗下Astora公司的数据显示,11月第一周,俄气已向位于德国的储气库输送了一些天然气,尽管输送量较低较慢,但一直没有中断。受此消息影响,11月10日,欧洲基准气价之一的荷兰TTF交易中心天然气价格一度暴跌12%,但隔日就因为白俄罗斯发出的“断气”威胁,而再次飙升8个百分点。 命途多舛的“北溪2号” “断气”威胁只是11月欧洲气价上涨的开始,德国于11月17日宣布,暂停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认证,此举再次将欧洲气价推至高位。 《金融时报》汇编数据显示,荷兰TTF天然气价格11月17日跳涨15.2%,英国12月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则上涨17.25%。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表示,鉴于“北溪2号”所有者尚未根据德国《能源工业法案》对独立运输网络运营商的要求设立一家运营子公司,因此暂停认证,待相关资产和员工转移至子公司之后,重启为期4个月的认证工作。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将冬季增供与“北溪2号”获批相挂钩,任何延迟批准管道启用的举动,都会引发市场对限供的担忧,为欧洲今年冬季天然气供应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分析师詹姆斯·瓦德尔表示:“‘北溪2号’冬季正式启用的希望基本破灭,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最早明年下半年才能启动。”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争端,使得“北溪2号”的获批变得更为复杂。“北溪2号”可以绕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 美国CNBC新闻网指出,虽然俄罗斯开始向位于德国和奥地利的储气库增加注气量,但截至11月第二周,注气仍然有限,这似乎间接在向德国施压。 牛津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学者卡特娅·亚菲玛娃表示:“俄气在这个冬天会补充其在欧洲储气库的库存量,以此来完成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但似乎并不打算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额外供应,除非德国加快‘北溪2号’的审批速度。” 岌岌可危的电力供应 在此背景下,欧洲今冬停电危机隐现。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首席执行官杰瑞米·威尔警告称,今年冬季,欧洲天然气供应不足基本上已成定局,甚至可能出现轮流停电的状况。 杰瑞米·威尔表示,即便俄罗斯增加对欧输气,欧洲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坦率地讲,随着气温越来越低,欧洲庞大的供暖和用电需求,将使得该地区限电、停电变得很频繁。”他说,“在逐步淘汰燃煤发电之后,欧洲将愈加严重依赖天然气,此轮高价危机或将持续至明年春季。”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天然气对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超过2200万户英国家庭都与天然气网络连接,去年英国购买的天然气中有38%用于家庭供暖、29%用于发电、11%用于工业和商业需求。当前,已有英国能源供应商步履维艰,其中一些公司甚至已宣布破产。 业内普遍认为,关于今冬欧洲将出现“停电潮”的言论并非耸人听闻。11月15日,受风电供应不足、俄气供应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英国下午5时至6时期间,电价突破2000英镑/兆瓦时,该价格仅次于9月中旬天然气危机时创下的电价纪录,当时英国电价达到惊人的2500英镑/兆瓦时。 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预计,未来几个月,欧洲天然气供需紧张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整个欧洲将面临“巨大”供能风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