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跳出窠臼 推陈出新

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凌金位
16.8K

工作中,大多数人喜欢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被老观念所束缚。当我们置身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时,不妨换个思路。正如屠呦呦那样,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凌金位

好久没看到《功勋》这样精彩的电视剧了,其中《屠呦呦的礼物》更是令我闭目沉思。在常人看来,屠呦呦是一个缺点较多的人——不喜欢搭理人,不把上司当回事,记性差,不做家务活儿,说话行事不会拐弯抹角……

然而,屠呦呦又是一个对工作无比敬业、无比执着的人。在特殊历史时期派系林立的背景下,她说:“到我这里工作,只有业务派,没有别的派。”她屡败屡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终于研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从屠呦呦的成就来看,就不难理解她身上的种种“缺点”了。因为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所以没有心思顾及其他,无论对谁说话都是巷子里背竹竿——直来直去。所以她成不了一个顾家的好妻子、好母亲;更不会成为一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小官僚”。

反观现实,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才并不鲜见。他们业务精湛、技术一流,不会为俗见所羁绊,不会圆滑做人投机钻营。但是,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拙气”与“傻气”正是才气之源。所以,我们在认知一个人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其长处与短板。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团队欣欣向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令我过目不忘,因为屡屡不能消除常山碱的毒性,屠呦呦提出放弃原先的植物,从别的中药材中提取杀死疟疾病毒的成分。他们在查阅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终于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能有效杀死疟疾病毒。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也应该放弃“一根筋”,跳出前人的窠臼,推陈出新,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分析检测工作。其中一项是测定电站底渣飞灰硫酸钙含量,该项目检测已传承了30余年,由于样品数量比较多,导致容器清洗量比较大。今年1月我接手该项目后,就开始思考是否一定要按部就班?是否可以简化流程?我开始试验。经过初步试验,改进后的分析方法,不仅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分析准确率得到提高。之后,该分析项目将不再用到锥形瓶,每年减少锥形瓶清洗1800个以上。我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工作中,大多数人喜欢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被老观念所束缚。当我们置身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时,不妨换个思路。正如屠呦呦那样,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