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握紧先辈的接力棒

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进
16.8K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怀于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家精神。我们应该肩负起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走好新时代石化人的“长征路”

孙 进

《功勋》中《袁隆平的梦》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娓娓道来,带给我们感动和思考,更带给我们鼓舞和力量。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怀于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家精神。当教科书只教授苏联专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后天获得性状遗传”学说时,袁隆平秉持着科学的态度,从怀疑、追问到实践,坚定地选择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为之后杂交水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生动地诠释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佩于袁隆平心怀人民的家国情怀。大饥荒中的束手无策、路有饿殍的无能为力,深深地刺痛了袁隆平的内心。“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要是能培育一个亩产八百斤、一千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啊!”农民朴实的话语,落进了袁隆平的心坎里。从此,他成了稻田里的追梦人,用水稻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应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肩负起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走好新时代石化人的“长征路”。这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名石化青年,我感慨于袁隆平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继杂交水稻之后,袁隆平不断向极限挑战,相继攻克了超级稻、海水稻等世界级难题。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中国石化面临能源化工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上接续奋斗。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袁隆平,是新中国史上一个载入史册浓墨重彩的名字,是祖国的脊梁和功勋,亦是我辈的楷模和榜样,缅怀袁老的最好方式,就是身体力行传承他的精神,在中国石化全力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握紧先辈交给我们的接力棒。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