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心中的那片山水2021年11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严岛影
严岛影 焦石有山,山不是名山;焦石有水,水顺着溪涧跌跌碰碰进了溶洞修炼。 一个留住山而留不住水的焦石,焦石就像一个干壳的坚果,水分成了坚果上的纹理。 一群焦石娃见到石油车队,立在路边,向擦身而去的车行队礼,就像一次仪式,庄严、神圣,直到尘土飞扬。车队拐过一道山梁,他们才放下右手,又追逐、打闹,恢复天真和淘气的天性。 山外有一条河,其实那是一条溪涧,溪水白花花地碰着涧石捧出一团团白玉兰似的水花。那水花千百年来绽放至今,不凋不谢。 从山脚到山顶,正赶上春暖花开的时节,一面山就是一堵墙,从下往上,一层碎花叠一层菜花黄,又一梯的蚕豆蝶,再涌出一抹桃花红、李花白,杂有麦绿荞蓝,到了山顶就是成片的松花黄、竹叶青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啊,层次分明、浓淡合宜,又无比斑斓,风过处,那画面都动了起来,那山味就香了起来。这是一幅生动的壁画,有色的壁画,有味的壁画。都说,是北齐岳的那团云落进了焦石的溶洞,白花花地滴漏,汩汩地流淌,滋养着这幅“壁画”,浸润着这幅“壁画”,她才如此鲜活,并且晨昏各异,季节有别。 见到黄仲尧,他告诉我,千万不要把山额上滴落的水滴看成是泉水,也别把流动的山水看作溪流。那水少得如血液,其实那就是血液,滋养着山。 黄仲尧守住了这片山,也守住了这泓水。 黄仲尧是气田搞压裂的副经理,一口开发井耗水不少,这里缺的就是水,又不能与民争水,找水、议水、盼水、引水。如今水从乌江架设的输水管线通往各个施工平台,这些管线穿越崇山峻岭,一条条生命之水如动脉血管为涪陵页岩气开发“输血”。施工用过的废水再利用,做到“零排放”,这些都实现了。黄仲尧指挥参与的“井工厂”施工,废水治理后的重复利用,不仅保护了环境,还省了很多水。黄仲尧却说,“省”其实就是分内的事。 压裂后的放喷最为壮观。 放喷、燃烧,火的呼啸,火的舞蹈,火的方言,这就是中国西南高山远水之上的大地封面。 横空出世的地火,那是中国西南最有高度的炽热图案,长长的火舌宛若金龙狂舞,黄仲尧和同事为这些临盆的金龙建起了放喷池、隔离墙,唯恐火焰蹿远烧毁了山林。 放喷前,忙碌的消防车来回穿梭于井场,为放喷池周边的树木射水“沐浴”。井场边有几棵野生的矮茎植物,蓝蓝的碎花摇曳在寒风中,黄仲尧都会叫人把它们移走,担心烤着了这些美丽的小生命。山中的一景一物,一次绽放,或一次摇曳,都是多情的草木对人类的一次大胆示爱。 一棵草是乡愁,一棵树是乡愁,一丘田是乡愁,一滴泉水是乡愁,绿水青山更是乡愁。乡愁丢不得,也丢不起,丢一抹山绿乡愁就没有了生气,丢一泓水清乡愁就没有了灵气,丢一缕炊烟乡愁就没有了人气,丢一根田坎乡愁就少了一条春耕的路。 (中国石化散文创作大赛获奖作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