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以人员交流
盘活基层用工存量

2021年11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唐宗礼
16.8K

唐宗礼

9月6日《中国石化报》二版报道,福建石油为打破地市公司间劳效不平衡现状,盘活用工存量,建立了一线人员交流机制,鼓励一线人员到不同地市公司的加油站等基层单位进行短期交流学习。这种一线人员交流机制值得学习借鉴,不仅盘活了基层用工存量,而且提升了队伍素质。

部分基层单位存在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一线员工交流,把富余人员调剂到紧缺的单位,能最大化盘活人力资源价值,解决结构性缺员的问题,提升劳动生产率。

不仅是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这么简单,不同基层单位的技术实力、管理机制、文化氛围不尽相同,一线员工通过交流,可同时得到业务技能培训,开阔视野,在广泛对比中看到原单位和自身的不足,进而取长补短,推进基层管理和人员素质提升。

基层一线人员交流还须配套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福建石油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省公司层面每月都会收集供给单位的信息,在工作群里发布供给信息;需求单位结合用工实际进行“抢单”,然后与供给单位协商交流具体事宜,不仅如此,交流结束后,需求单位还会为交流人员出具考核意见,对其交流期间表现进行打分。这样的闭环管理配套措施,使人员交流朝着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既能盘活基层用工存量、提升基层人员素质,又为这一措施长期有效实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