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清 单石文 傅晓东
“氧气流量还是不受控制,会不会是针型阀坏了?”在广州石化检验中心炼油分析区微库仑分析间,攻关小组正忙得热火朝天。
“明明已经把氧气流量计的阀门关到最小了,滴定池还有大量气泡冒出,样品无法分析。”岗位技术人员疑惑不解。
近日,检验中心配合装置开展氯含量普查工作,需要分析大量原油、轻油等样品中总氯和有机氯的含量。炼油分析区域紧急调试一台备用微机硫氯分析仪准备投入使用。但岗位技术员发现滴定池有大量气泡冒出,调节氮气和氧气的流量计完全不起作用。
“必须彻底检查一下仪器的内部管线才行。”高级技师马钟说。通常情况下,石英管的气化段只通氮气,燃烧段通氮气和氧气,样品在气化段气化,在燃烧段燃烧。现在进样后,样品在气化段就燃烧,出现针头被烧焦的异常现象。
“是不是有一路氧气没有经过氧气流量计的针型阀,从旁路进入了石英管的气化段?” 生产设备室主任师单石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单石文和马钟立刻打开仪器箱盖,对氮气和氧气管线进行逐根排查。果然有一路氧气从氧气进口管线分流,不经过流量计的针形阀,直接补充到氮气出口管线,进入到石英管的气化段,从滴定池出口排出。
“原来是仪器后还有一个控制氧气的针形阀,但没有流量计,不能显示流量。”通过排查,马钟发现了滴定池的气体来源。
“为什么仪器厂家会设置这样一个‘多余’的控制回路呢?”区域主管陈伟鸣提出疑问。
原来,该备用仪器是通过库存配件进行组装的,厂家对仪器的温度和流量控制器做了改进,在仪器石英管的气化段增加补充氧气的管线和针形阀,用于烧焦除碳,但改进项目没有在使用说明书上描述。
“以前我们反烧除碳都是手动将氧气和氮气管线接口对调,烧焦结束后恢复原状。现在这台仪器打开后面的氧气针形阀就可除碳,除碳结束后将针形阀关闭,就可进行样品分析,操作简单方便。这台备用仪器正常分析样品时针形阀应处于关闭状态,反烧除碳时才打开。”单石文解释道。
“这个功能应赶快告诉岗位人员,防止发生误操作。”岗位技术人员冷娟第一时间修订完善烧焦除碳操作指导书,并对分析人员进行培训。
员工熟练掌握备用微机硫氯分析仪后,有力推动了氯含量普查工作。截至目前,炼油分析区域共加样分析氯含量样品171个,累计报送数据1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