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数说“氢”事2021年1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只是环保领域的概念,还将重构整个能源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高能耗、高碳排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如何转型?以氢能、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如何发展?10月中旬,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上海市科协、上海石化等单位承办的“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召开。来自业界的院士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数说“氢”事 当前全世界氢气制造有96%来自化石能源,仅有4%来自电解氢或者化工、冶金等工业副产氢。 截至2020年底,全球氢燃料汽车保有量3.25万辆,其中 亚洲占59% 北美占32% 欧洲占9% 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99辆和1177辆;燃料电池汽车总量为7352辆,仅次于美国的8039辆,居全球第二位。预计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可达到10万辆,加氢站将超过600座。 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33个国家进行加氢站布局,共建成584座加氢站,其中日本以近150座加氢站领跑。我国则是加氢站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已有超过100座加氢站投入运营。 我国氢能发展的特点 ●政府推动快速起步; ●煤炭目前是制氢的主要原料; ●储运分销成本较高; ●缺少核心技术和装备; ●法规与标准,制度有待于完善。 未来氢能产业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 ●替代柴油车的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用户; ●液氢、氢气管道运输将得到发展; ●燃料电池工业发电将得到重视; ●氢储能将成为主要储能方法; ●近期以灰氢为主,中远期向蓝氢、绿氢方向发展; ●难以减排领域氢能逐渐开发利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