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寻着油味找隐患

2021年11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樊春华
16.8K

    樊春华

    10月24日14时,湖北襄阳石油安全部主任刘安斌和襄州片区副经理孙国政巡站到襄盛加油站时,突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汽油味。刘安斌问站长朱海云:“咱们不是实施油气回收了吗,哪来的汽油味?”朱海云说:“刚才接卸了15吨95号汽油,可能是卸油口处传来的。”

    但刘安斌感觉有些不对劲,卸油口距罩棚有30多米,现在还是密封卸油,再加上油气回收装置,怎么会有汽油味呢?

    因此,他们来到卸油口处,发现这里并没有汽油味,但一回到罩棚下又闻到汽油味。

    经过查找,他们将位于罩棚下车道式地埋95号汽油罐盖板掀了起来,一股更明显的汽油味从检查井里蹿出来。孙国政立刻戴好防毒面罩,下到检查井里仔细检查,一时却看不出哪儿有问题,计量孔关闭阀处也在关闭位置上。他让朱海云拿来一杯水向阀孔处灌水,灌下去的水马上就漏下去了,问题原来出在这里。

    卸油时储油罐内会产生大量油气,正常情况下全部会被油气回收装置吸走。但由于闸阀关闭不严,部分油气就会从闸阀中逸出。由于当天没有风,油气没散发走,就在罩棚下,尤其是检查井处产生了汽油味。

    若不及时消除这个隐患,会造成大量的油气分子聚集在罩棚下的车道上,一旦遇到“带病”车子加油后启动时产生电火花,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立即在加油站外拉起警戒线,并切断加油站电源,通知专业维修工及时对襄盛站95号汽油计量孔闸阀进行更换。等汽油味消散后,才恢复了正常加油作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