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国石化全力夯实碳资产管理基础

2021年10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本报记者
16.8K

    本报讯 9月下旬,中国石化、中远海运、中国东航在上海联合举办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认证仪式。这是国内石油业、航运业和航空业首次合作开展的终端产品碳排放抵消,实现覆盖“海陆空”全领域的石油碳中和。

    此次探索跨行业、全周期、零排放路径的创新实践,是中国石化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举措之一。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夯实碳资产管理基础、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产业、推进节能工作、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和参与碳交易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实现“双碳”目标夯实基础。

    ——夯实管理基础。修订完善碳排放管理各项制度,发布《中国石化碳排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碳排放管理工作。落实降碳目标责任制,编制集团公司年度碳排放计划,与各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措施。连续5年开展全系统碳盘查和碳核查,建立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

    ——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产业。一方面,加大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涪陵和威荣页岩气田产能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发展地热业务,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应用于商业航班载客飞行,并将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核心业务进行科学谋划和示范推进。

    ——推进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对标工作,深化企业间、装置间对标,加大能效指标考核权重。推进能效提升计划,通过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等方式,促进企业提升能效、降低能耗。加强节能技术推广,组织各板块梳理成熟适用的节能技术,深入开展推广工作。

    ——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在油田企业,实施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项目,开展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取得增油与减排的双重效益,并对甲烷排放进行监测和回收利用。在炼化企业,对生产装置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积极参与碳交易。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确保按时完成履约工作。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中国石化下属21家企业自备电厂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中胜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中天合创4家企业参与首日碳交易。(本报记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