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向前,向前,向前……

——国家级示范区来了一群石油“特种兵”
2021年10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严岛影 付喜艳 蒋 旭
16.8K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压裂二队涪陵焦石施工现场。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员工连轴转,24小时坚守岗位。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员工在涪陵页岩气开发功勋井前开展传统教育。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员工连接高压管汇备战压裂施工。

    从生产车间走向更广阔的井场,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用自己研发的装备参与页岩气田开发,他们是不是更得心应手?

    从零起步到创纪录,他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艰辛和奋进之路?

    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向前,向前,向前,这支被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武装起来的队伍,从精神打卡地——石化机械四机公司企业文化陈列馆出发一路向西,奔赴重庆涪陵页岩气田国家级示范区。

    近年来,油气开采企业普遍轻资产化运营,市场之变倒逼四机公司不断探寻发展新出路。2019年11月,四机公司成立西南项目部,以涪陵为基地,开展电动压裂泵送服务,从装备制造商向制造+服务一体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2020年初,四机公司组建了中国石化首支电动压裂泵送服务队,为页岩气开发提供绿色清洁、低成本高品质的一流服务。

    一年半后,队伍从一支发展到三支,人数近百,完成了涪陵、武隆、永川、泸县等区块40口页岩气井的压裂泵送任务,在焦石创下单日单井压裂9段的国内压裂施工最高纪录。

    在精神打卡地里“加油”

    2021年“八一建军节”这天,涪陵页岩气田地标井焦页1井纪念碑前来了一群穿红工衣的石油人,这群退伍兵步调一致,神情庄严,列队听令,队容整齐。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XXX中士陈玉成。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XXX上等兵蔡旭。

    …………

    祝祖国繁荣昌盛!祝四机蒸蒸日上!建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百亿方大气田!

    声音铿锵有力,群山回应。

    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经理陈玉成以这样的方式和他的战友们庆祝建军74周年。他说,他是听着嘹亮的军歌退伍走进石化机械四机公司的,那旋律里的“魂”是“向前”。

    从工人到调度,这是——向前。

    从调度到分厂副厂长,这是——向前。

    从副厂长到销售副经理,这是——向前。

    从销售副经理到西南项目部经理,这是——向前。

    陈玉成!

    到!

    一个电话通知,就像一次点名,一声令下,那个“到”就是一份军令状。四机公司研究决定,让他去涪陵焦石成立西南项目部,组建泵送服务队参与涪陵页岩气田建设。

    装备是中国石化首台超大功率全电动压裂成套装备;队伍是一个经理、两个副经理、两个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他要带着他们,在涪陵页岩气田国家级示范区生根、开花、结果。

    陈玉成!

    到!

    有压力吗?

    坚决完成任务!

    怎么会没压力呢,压力山大。但对军人来说,命令来了,“坚决完成任务”是唯一的回答。你可以掂量出困难的大小,但不要怀疑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

    出发前,他们五人去了位于湖北荆州的四机公司企业文化陈列馆。陈列馆里珍藏着四机公司半个多世纪的“精神家当”,那里面陈列着四机公司的精神之旗——石油师师长张复振带领第一代四机人在河西走廊艰苦创业的数张照片。

    如歌的岁月里,这支以军人为主体的石油运输兵从甘肃敦煌出发,划出了中国原油东运的西轴线。向前,是他们行进的方向,也是他们行进的动力。这支队伍部分南迁江汉油田参加石油会战,转型石油装备制造。

    四机公司有着80年的奋斗史、辉煌史,是中国石化唯一生产石油装备的制造商,也是固压、管汇领跑行业的翘楚。

    向前,向前,向前……陈玉成,这位军人出身的石油人的血管里,流淌着第一代石油师的血。他说,他是张复振的兵,上了路就不会停下,迈出了步伐,等待的定将是凯旋。

    向前,向前,向前,他带着四个人开辟新的战场。

    在国家示范区里“淬火”

    焦石,是涪陵页岩气田的主战场。

    焦石,一个能把石头烧焦的地方,一定是个大熔炉。

    进入焦石工区,从哪下手,怎么干,既无经验,又无套路。甲方见面第一句话:你们干过压裂泵送服务吗?

    怎么没干过呢?副经理肖勇把泵送工序、泵送原理及全电动压裂中的关键参数讲得一清二楚,甲方惊讶了: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干脆到我这里来,你开价,高薪!

    肖勇心里得意:遇到高人了吧,你们使用的装备就是我参与设计出来的,你们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是我来解决的!

    然而,第一个到手的工程,泡汤了。人到了井场,装备也进了井场,甲方却担心他们经验不足而叫停。20多人的队伍就傻傻地坐在山头,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不怪别人。换位想想,我也不放心你们!给你们三个月时间,没拿到资质的参加培训、考证。队伍要尽快建起来,担子要尽快扛起来。”陈玉成态度坚决。

    项目部拿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标尺选人,他们招来的新员工大都是从职业技术学院百里挑一选出来的。

    队伍培训就在现场。培训师是石化机械压裂装备的高级专家、国内压裂行业大师吴汉川。“教科书”是压裂泵送装备。

    他们讲结构、讲功能、讲原理、讲装备“解剖学”,还请来兄弟单位的专家、岗位能手、井队技术员、班组长讲课。

    三个月后,所有岗位人员都取得了持证上岗的资质。

    5月初,焦页27平台4口井的压裂泵送服务由他们提供。

    “太阳出来啰嗬,喜洋洋哟……”赵博唱起了重庆石柱民歌。他是五人组合里管生产的副经理,此前第一个工程没到手,看见大家情绪低落,他就“笑段子”不停。

    陈玉成说,我心里明白,到手的活儿没了,他这个管生产的副经理更憋屈。他的那些笑段子,是装出来的,那笑比哭还难受。

    那天,太阳真的出来了,把武陵山脉的植被照出一层油光,井场上四机造的大红色超大功率全电动压裂成套装备开足马力将压裂液体送往3000多米的地层深处。

    这套装备是“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及工具研制”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他们立志要用最完美的业绩在这儿一战成名。

    5月的焦石进入雨季,100多吨电缆运抵井场,人手不够,施工进度不等人,突然呼啦啦冒出了十几人,这些“空降兵”全是清一色的四机驻站服务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甚至年过花甲的高级专家吴汉川也在抬运电缆的人群中。

    电缆不能落地拖拉,每个人的肩头就成了地面,他们抬着电缆一步步挪着身子,每个人的肩上有上百斤的重量,那一夜他们和雨水在一起,和电闪雷鸣在一起。

    有人在吴汉川和四机公司固压所副所长王云海的中间“加塞”,以便分担他们的重量,被吴汉川赶跑。事后,甲方听说吴专家也在搬运电缆,自责地说,吴专家干这样的活儿,我们要被人戳脊梁骨。

    赶不走,就他那脾气!他是这套装备的总设计师,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他要看效果,他要看成果!我们也护着他,硬是把他从人群中拉出来当指挥!陈玉成说,我是吴专家的关门弟子,我最懂师傅,要戳脊梁骨就戳我陈玉成。

    无论是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的拓荒者,还是这些始终站在超大功率全电动压裂成套装备最前沿的研发者,他们最有资格将“特别”二字和吃苦、战斗、奉献放在一起。他们无愧于石油师的战魂与传承,是新时代页岩气田的“特种兵”。

    焦页27平台,是他们的落脚点,也是他们的出发地。他们采用自主研制的全套电动压裂装备在涪陵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完成全部100段压裂施工,装备运行良好,平均效率4.35段/日、生产效率较涪陵工区提高70.9%,创下单日压裂7段的新纪录。

    迈出的是脚步等待的是凯旋

    你没有业绩谁来聚焦?这个焦既是聚焦的焦,又是焦石的焦。

    陈玉成给当核潜艇兵出身的安全员蒋旭授权,你这个安全员要敢管人管事,不要怕得罪人。你要相信,骂比哭好,安全出了事故,你就是哭得死去活来也是白搭。下面有人告你的状,说你蒋旭老骂人,我不但不批评你还要奖励你。

    在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的走廊文化墙上只有一个主题——安全。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展板”“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警示语、图片格外醒目。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必须事先推演,我们可以零起步,但安全不能零起步。负责生产、安全的副经理赵博说,安全就是市场,就是饭碗,必须“一步到位”,这正是他们压裂泵送服务40口井安全零事故的秘密所在。

    他们的压裂泵送服务从焦石延伸到南川、武隆、威远泸县等区块,在武隆区块的隆页1井创下了单日8段的工区纪录;2020年12月,在焦石18平台完成6口井117段、单日9段的压裂施工,刷新国内页岩气单平台单日压裂施工最高纪录。

    2021年春节将至,项目部组织员工回家与家人团年,在家只待一天。虽然仅有一天,但员工们还是很感动,原本这个春节回不了家,初三将有施工任务。但项目部临时做出决定:回家一天,给老人磕个头,给妻儿发个大红包,原车回原车返,一个都不能少,焦石见!而在焦石的项目部,年货、鞭炮及工会组织的迎春活动全都安排得妥妥的。

    陈玉成的“一天假”也得到了领导支持。他给领导发出这样的短信:让大家在家里过个年,给老人磕个头,请您放心。四机公司西南项目部一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工作,绝不给四机人丢脸。初步计划腊月廿九焦石工区人员返厂,永川工区人员完成两段任务后连夜返厂,感谢领导关心。

    不到一年,由五人出征到带领几十人的队伍回家团年,陈玉成也带回了西南项目部的丰硕成果。

    年团了,孝敬了,妻儿也见了,虽然只有一天,但员工心里暖暖的。

    正月初二。焦石。点名,一个都不少。

    这一年,西南项目部被评为“感动四机”团队。

    2021年7月,陈玉成被评为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8月30日,中国石化报以整版纪实报道了石化机械研制的这套“大国重器”在焦页11东平台的使用情况。装备24小时连续压裂施工,共完成244段压裂,现场管汇连接工作量减少60%,综合成本下降30%,施工区外百米噪声小于55分贝。(严岛影 付喜艳 蒋 旭 文/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