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庆石化全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企业,该拆的拆、该建的建、该治的治、该转的转
破解难题 绿色发展2021年09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安庆
□刘安庆 文/图 1974年,在安庆市西北郊的“九里十八湾”,安庆石化破土动工,当时的厂址荒凉沉寂、灌木丛生。经过47年的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安庆石化成长为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利税超百亿元的石油、化工、化纤、热电联合企业,也是安徽省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庆石化的厂区也与安庆城逐渐融为一体。两年前,在该公司长输管线沿线两边200~3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有8万余人。 作为城市型炼化企业,安庆石化直面安全风险的挑战、环保标准的升级,以及生产规模受限等诸多压力,该如何破解?“该拆的拆、该建的建、该治的治、该转的转。”安庆石化突破藩篱,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让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退休” 提起安庆石化,很多老安庆人还记得:曾经穿城而过的8.8公里石化油气管廊带和2.8公里液态烃管廊,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现代工业记忆。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也渐渐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安全领域的重大突出问题,让群众生活、工作更安心,安庆石化投资10多亿元,启动危化品码头及油气输送管线迁建项目。2019年1月,位于城西的该项目全线投运,11月,这条有着40多年历史、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带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一条新建油气管廊犹如长龙横卧在城西,并延伸至长江北岸。按照规划设计,连接这条管廊的安庆石化危化品码头未来将打造成皖江的最美港口。 防护隔离带让市民体验绿色生活 绿油油的草地、褐红色的木栈道、清澈见底的河水、顺着步道延伸的白色鹅卵石……这样的美丽景象,在安庆石化周边并不鲜见。 在保持安全防护距离的基础上,安庆石化在装置周边新建了黄土坑西路生态园、清水濠生态园和免锣巷公园三条绿色防护道,北起腈北路、南至临江村,全长3.5公里。其中,免锣巷河起于安庆石化炼油厂,由西向东最终接入花亭河。 “过去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岸两边都是荒草,经过建设,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据常来“遛弯”的居民介绍,公园内的环形步道有400多米,为方便大家游玩,还建了70多个停车位,同时考虑到防尘功能,栽种了高大的乔灌木。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石化的老管廊带——原来的长输管线拆除后,由曾经的城市“灰色地带”变为了“绿色空间”。除了原汁原味地保留港贮油罐区的油罐、老建筑、林荫道等“工业记忆碎片”,它还将成为集中展示安庆石化历史文化的浓缩之地,并承担安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职能。 抓好“三废”治理打造无异味工厂 近年来,安庆石化累计投资50多亿元,采用“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油品质量升级、“碧水蓝天”工程、环保提标改造及隐患治理等项目,全力打造无异味、花园式工厂。 以管控废水为例,该公司含油系列的污水基本全部回用,含盐污水系列进一步增加回用量,同时回用雨水,降低新鲜水消耗。他们推进雨污分流隐患治理项目,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并制订废水COD浓度消减工作计划,从源头消除废水浓度,“目的就是确保不让一滴油、一滴超标水进入长江”。 在废气管控方面,安庆石化除了实现废气达标排放,还积极做好敏感区域的异味治理工作,同时提升异味综合监测管理水平。对于固体废物,他们一方面做好厂内综合利用,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固危废的产生,确保危险废物妥善处置率达100%。2020年,该公司获得集团公司“绿色企业”称号,还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转型发展着力打造高端化工 面对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加剧的局面,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6月25日,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启动,这也是该公司的“第四次创业”,实现向化工型炼厂的转型。 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在维持现有一次加工能力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路线,降低成品油产量,增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项目投产后,将有效降低安庆石化成品油产量,最大限度增产轻质烯烃和芳烃原料,推动该公司由传统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变。 同时,该项目也将带动一批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及精细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助力安庆市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地方化工产业链延伸创造基础条件,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