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这是我们家第9次受石化资助了”

2021年09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何沛霖
16.8K

    何沛霖

    “石化叔叔,这是我弟弟梁旺旺,他已收到大学通知书了,9月份就开学报到!”

    8月30日,在铁山港区黄稍村委会村民活动室,北海炼化公司“圆梦大学,爱心助学”现场,梁芳把一个腼腆的男孩拽到公司员工俞勇身边,自告奋勇做了介绍。

    梁芳二十岁出头,快言快语,她家在屋背山村,毗邻北海炼化,已经是该公司的“老熟人”了。梁芳开学就上大学二年级了。去年入学前,也是在村委会,她领到了北海炼化的资助金。

    “你们姐弟俩长得可真像,家里又出了一名大学生,可喜可贺,加油!”俞勇轻轻拍了拍梁旺旺的肩膀说。小伙子微红着脸,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从小学起,北海炼化一直都在关心着我们姐弟,这是我们家第9次受到石化资助了。爸妈一直嘱咐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石化的好。”

    自2013年起,北海炼化持续实施“企校共建”“圆梦大学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用心、用情为周边村民办实事、做好事。今年以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公司联合驻地教育部门开展“爱心助学”系列捐赠活动,先后为周边6所乡村小学送去文体用品,为160名家庭困难的小学生送上助学金,为48名大学新生送去资助。

    以前,黄稍村教学设施落后,村民对教育普遍不很重视。在北海炼化的持续引导和帮助下,村民思想观念悄然转变,愈加重视对小孩的教育。近些年,有村里出了不少大学生,其中一部分毕业后积极报名到北海炼化就业,共同为家乡建设出力。

    梁芳一家是多年被助学的家庭之一。梁家父母身体不好,他家虽然去年脱了贫,但如今姐弟俩都上了大学,经济压力依然不小。现在有了北海炼化的帮助,一家人压力缓解了不少。“是北海炼化给了我俩努力上进的动力。”梁芳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