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礼让,是互相成全的尊重

2021年08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毅豪
16.8K

    马毅豪

    【人物】脱帽鞠躬的老人和90后礼让姑娘

    【事件】最近,一段视频让人感动: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朋友圈。一位88岁老人和一个90后姑娘,在斑马线两侧给公众上了堂道路文明的教育课。

    “每天过斑马线时,我年纪大、腿脚不便,步伐比较缓慢,可路过的车辆都会停在斑马线前等我通过,便被那些礼让的司机感动到了。”“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爷爷,您这一鞠躬真是太大了,我真的受不起!”再度见面后,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

    【点评】

    弯腰鞠躬,看似简单的动作,代表着礼节,承载了文明。88岁老人,在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表达对礼让的致意、对文明的尊重,这是行人与司机共同创造的温馨画面。

    尽管交通法中对礼让行人有相关要求,不少地方也出台了有关举措,但施行起来没那么简单。使礼让成为一种风气,需要法律约束,也离不开自律自觉,更应该“互相成全”。脱帽老人与司机小吴就生动诠释了“你为我驻足,我为你致敬”的感动。实际上,暖心的安全感和对等的尊重感是彼此激发的——老人敬的不仅仅是礼让,更是共同坚守的道德准则;小吴感动的不仅仅是致敬,更是以礼相待、以行相示、以心相交。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份尊重与感动,正是“以心换心”的完美诠释。

    现实中,“路怒族”很多,总是跟人“顶牛”,控制不住骂人。行人“组团”闯红灯过马路,也成为城市交通的顽疾。这些固然有客观因素,却也需要合理引导。汽车时代,道路文明的涵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毕竟,一个人的素养是美德,一群人的修为才是进步。当经济社会发展的列车行进至此,人们对文明和价值的呼唤,更需要落细落小落实,体现为具体行动。“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主动伸出实现美好的双手,真诚礼待他人并由内而外地激发善意之举,合抱之力就能构筑起社会的精神大厦。

    (来源:《文明的温度》;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08月16日05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