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发挥优势强强联合提高应对技术与市场风险的能力2021年08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宋 枫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能源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伏发电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降低,具备与传统媒电竞争的成本优势 ●企业与电力、电动汽车及互联网行业深化合作,提高应对技术与市场风险的能力 ●密切关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与政策环境的变化,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 1、当前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10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4318万千瓦增长到2021年6月底的2.68亿千瓦。上游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光伏产品成本持续降低,光伏发电逐步具备与传统煤电竞争的成本优势。市场应用逐步多元化,光伏发电与农业、养殖业、生态治理等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同时,光伏发电已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格局。 2、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是什么? 光伏发电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确立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中东部分布式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宏观政策环境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测算,“十四五”光伏发电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国家能源局已确立“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目标。在多重利好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将稳步发展,产业链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3、中国石化顺应交通能源转型大势,确立“十四五”期间建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对此有什么建议? 在我国碳排放占比中,交通领域占相当大的比重,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8%~10%。其中,公路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达70%~80%。交通领域能源转型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给传统能源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石化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既顺应交通能源转型的大势、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又是有助于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目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均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部分项目的整体装机成本较高,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装机成本,提高项目的投资收益。同时由于光伏发电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包括技术及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如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市场的不确定性,如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与普及速度、当地用电负荷增长等,影响分布式电站的市场空间;政策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与电动汽车行业的政策变化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成本收益。多重不确定性相互交织,为投资收益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建议企业与电力行业、电动汽车行业及互联网行业深化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提高应对技术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密切关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与政策环境的变化,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尽量规避风险。 本报记者 郑 虹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