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强专业求突破 打造技术支持型党支部2021年08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峥辉 孟 婷
【单位】高桥石化技术质量部党支部 【亮点】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逐渐在创新型支部建设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荣誉】2018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本报记者 徐峥辉 通讯员 孟 婷 高桥石化技术质量部党支部坚持“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的理念,长期致力于绿色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在油品升级之路上精益求精,逐渐在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今年以来,由技术质量部党支部牵头的研发成果环保型燃料低硫船燃,满产满销超过20万吨,同比提高53%。 党员带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该支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成立党员项目攻关责任小组,党员带群众,以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演武场、实操台,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导致装置低负荷生产的压力,技术骨干党员赵明洋组织多轮次风险识别,牵头编写《高桥石化装置低负荷运行指导意见》,第一时间为装置低负荷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今年3月,在高桥石化固废减量化环保难点突破中,党员项目攻关责任小组帮助装置消除生产瓶颈,装置白土单耗下降4.7%,固废减量化成效显著。 青年技术骨干、党员刘海龙在提高白油产量项目小组中带头钻研、刻苦拼搏,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政治学习成效,还被评为高桥石化“最美员工”和中国石化“最美青工”。 骨干牵头,党建共建推动技术创新 对于一个技术支持型党组织,技术输出与技术决策的动力正是来自不断的技术创新中。 去年9月,全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氢气生产示范装置在高桥石化建成投用,消除燃料电池车用高品质氢气的成本瓶颈。该项目由技术质量部党支部主动牵线大连研究院引入自有新技术成果。从装置设计对接、技术资料准备、开工方案,以及在线分析仪投用,支部党员充分显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桥石化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实力。 上海市优秀质量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党员林荣兴就是项目组的创新先锋。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以创新为己任,推进新能源技术应用与油品质量升级,不断为社会提供洁净能源作出新的贡献。 支部还利用同创共建平台,与石科院14室党支部、催化剂齐鲁分公司机关第三党支部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微调催化剂配方、使用丙烯助剂等手段实现丙烯逐月增产,合作成效立竿见影。 走出去请进来,组建专家智囊团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该支部秉着“走出去”的观念深入基层一线,做好技术攻关。近年来,在支部的牵头下,共组建16支工艺专家团队,攻关课题39项,切实为生产装置提供技术支撑,被基层作业部称为“身边的智囊团”。 同时,支部以“请进来”的姿态,寻求更高平台的技术合作,积极参与中国石化及国家重点项目,磨炼创新意志。如参与国家“适应国六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等课题研发并完成申报、评审、鉴定、验收工作;参与石科院有关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项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该支部还多措并举营造创新氛围。他们通过工群渠道,面向全员广泛征求创新工作方法,每月收集合理化建议,并设立支部书记意见箱,采纳妙策箴言;通过“五查五看五确保”梳理自身因循守旧的工作弊端;开展“六比六创强三基”劳动竞赛,发掘和推广更高效的技术手段,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格局。(4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