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搭建起涵盖钻井等7个专业的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改变了过去凭经验、靠感觉的粗放管理模式,实现全过程监督、异常自动报警

智能管控提升石油工程施工效率

2021年07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夏 梅 易争利
16.8K

    夏 梅  易争利

    “钻井液溢流量过高,易造成井喷事故,请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7月中旬的一天,江汉油田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发出警报,焦页107-7HF井钻井液溢流量异常,钻井二公司相关管控人员收到信息后,立即联系现场技术人员。异常自动报警是该平台应用的一个缩影,投用1个多月来,石油工程业务故障率和故障复杂率均明显下降。

    石油工程作业安全风险高、施工分散且偏远,尤其是非常规气井,多分布在沟壑纵横的山里,交通不便、信息较闭塞,导致决策时效性差、管理成本高。为提升石油工程业务管理水平,经过半年多准备,江汉油田成功搭建起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以施工作业流程为基础,部署15个石油工程模块,涵盖钻前、钻井、钻井液、固井、测井、录井、定向等7个专业,实现了流程再造、互联互通,有效解决石油工程业务在技术、安全、人员、物资等方面管理问题,实现全业务全过程管控。截至目前,该平台共新增源头数据采集模块12个、采集数据90项,开发数据同步程序82个,完善数据同步策略32个,线上可查询近万口井信息。

    “平台为每口井建立了成长档案。以前想看这些资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搜集,现在通过平台可以随时看,非常方便。”工程技术管理部天然气工程室副主任杨红斌熟练地打开平台,点击井号,查看井位发布、钻前、钻井、完井等资料。通过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技术人员比对不同层位气测参数,判断地层差异,识别优质储层;分析不同井深、邻井数据差异,总结成功经验并逐步推广;对比分析机械钻速、周期,掌握规律实现“凭数据说话”,一改过去凭经验、靠感觉的粗放式设计模式。

    得益于数据实时查看,施工实现了全过程透明化监督。相关用户登录平台后,可实时获取施工动态、技术参数、生产组织、安全管理等现场信息,远程开展监督和地质跟踪,随时查看历史数据,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消除监督盲区。“以往只有现场监督才能了解现场情况,现在通过平台上的曲线、视频,就可以全方位立体督查现场工作。”石油工程监督部的一名员工介绍。他每天坐在电脑前,就能知道几百公里外钻井施工情况,一旦发生卡钻、断钻具等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杜绝故障瞒报行为。

    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还改变了异常管控模式,从“人找异常”变为”异常找人”。平台围绕钻井、钻井液、录井等7个专业,梳理并部署了事故预警、技术异常、管理异常等5大类型53项异常条目,根据施工过程变化,可以自动判断异常并发出预警,分级分类推送给相关岗位人员,实现”异常找人”,有效避免“人找异常”的延迟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了异常处置效率。截至目前,平台共发现异常3500条,均已被处理,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