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保持领先地位 强化脱氢技术储备2021年07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缪长喜
观点: 中国石化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世界烃类脱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坚定技术攻关方向,加快技术升级迭代,逐步提高新能源替代率;汇聚创新资源合力,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的合作力度;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深化“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项目、人才双向促进。 缪长喜 苯乙烯是石化行业中最重要的有机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生产。国外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这项技术的研究,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启动。因此,在烃类脱氢技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属于起步较晚的国家之一。 进入中国石化工作25年来,我一直从事烃类脱氢催化剂及成套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科研团队的持续创新和不断奋斗,中国石化的烃类脱氢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指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中国石化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过程中,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具体到烃类脱氢技术上,乙苯脱氢技术方面,开发节能降耗新技术,减少危废焦油的生成量,实现低碳绿色生产;丙烷脱氢技术方面,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大型化和绿氢利用。 作为能源化工生产企业,中国石化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世界烃类脱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坚定技术攻关方向。加强引领性、变革性、颠覆性技术储备,把科技不断创新作为引领烃类脱氢技术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团公司“十条龙”项目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强化基础研究,集中攻关制约烃类脱氢“卡脖子”技术,加速形成高效脱氢催化材料、节能降耗低碳技术等重大关键材料和技术成果,创新发展能量耦合利用、二氧化碳在脱氢过程中的化工应用及氧化脱氢等理论技术,攻关应用一批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加快技术升级迭代,逐步提高新能源替代率。 汇聚创新资源合力。加强团队合作,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的合作力度,打造协同性强、开放度高的创新体系。推进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共建共享实验资源、研究成果。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助力中国石化转型发展。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继续深化“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为平台,依托重大项目培养领军人才,依托重点项目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依托海外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新立项目负责人向35岁以下青年人员倾斜,实现项目、人才双向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跨专业、跨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对科研项目实行“揭榜挂帅”,选贤用能、能上能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以项目带动科研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迭代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作者系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