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把创新成果推介给员工2021年07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海波
张海波 7月19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机采装备服务部抽油机服务站站长赵新军着实过了一把“专业推销员”的瘾。他自行研制成功抽油机刹车轮锁定器,并在当天服务部组织的创新成果现场推进会上,向岗位员工详细讲解了该装置的相关知识。无独有偶,该服务部管杆修复站马洪池也过了这样一把瘾。他“推销”的是自己研制的自动油管丝扣涂抹密封脂装置。 “没有转化就没有真正的创新,创新的重要标志就是把一项项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往,由于缺少有效的方式,导致部分创新成果因为岗位员工不会用,或者不好用,成了摆设品。”服务部经理孙彤坦言,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关键在推广应用。采取这种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方式,目的是让员工尽快熟练掌握创新成果的操作使用,最大限度缩短创新成果转化周期。 为此,该服务部出台创新成果运行管理规定。按照规定,当一项创新成果完成从理论到实验的过程、真正投入生产收到较好效果时,服务部须立即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由发明人到创新成果需要应用的班站,对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全面推介,通过讲解、演示和手把手教等方式,把操作要领和技术传授给岗位操作人员,实现交流和共享,杜绝创新成果由于不会操作造成乏于应用的局面。 “再也不用为人工涂抹螺纹密封脂发愁了!这套装置第一次在生产现场亮相,看着陌生的操作按钮,我和同事确实因为不会用感到发怵;但经过发明人的现场传授,大家现在都会用啦!”管杆修复站员工朱贵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以前,修复油管进入试压工序前,需要两人各自负责一端,逐根对油管两端丝扣涂抹螺纹密封脂。一天下来,除去返工活儿,最多可以完成400多根的涂抹任务,还累得腰酸腿疼。”管杆修复站员工刘刚介绍,现在他们只需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轻轻松松完成所有进入工序的油管丝扣涂抹密封脂任务。 “岗位员工是创新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创新成果能否收到最佳使用效果,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孙彤说。为此,服务部还特意邀请有创新成果使用需求的岗位员工代表参加创新成果立项和研制过程,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保证创新成果的实用价值。 工具管理站员工文忠说:“这是一分信任和尊重。”他没想到,自己和3名同事能应邀参加服务部的专用内衬管拉拔装置立项和研制。在立项研制过程中,他们毫无保留地提出了各自的改进建议。更让文忠没想到的是,服务部创新达人就他们提出的建议,逐一进行了翔实的询问,并认真登记汇总。最终,结合他们的建议,专用内衬管拉拔装置凭借拉拔力度符合使用要求,安全防护到位,操作性能稳定,甚是好用,顺利投入生产现场使用。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服务部先后完成的13项创新成果已全部应用于生产现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