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国石化完成全国碳市场首笔大宗协议交易

2021年07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本报讯 7月21日,中国石化顺利完成全国碳市场首笔大宗协议交易,从华润集团买入10万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官方成交数据显示,该笔交易为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的首笔大宗协议交易。

碳排放权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方式,10万吨以下以挂牌协议交易方式成交,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以大宗协议交易方式成交。据测算,全国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40亿吨,这意味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量总体稳定,中国石化下属17家企业自备电厂已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中,胜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中天合创等4家企业参与了首日碳交易。联合石化是中国石化碳交易业务的操作主体,统一代理系统内企业进行交易。

据悉,中国石化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加大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探索碳中和林、碳中和加油站等特色碳中和模式,并计划2025年甲烷排放强度降低50%,力争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本报记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