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扬子石化持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攻关减排技术,建设环保监测网络

环保“组合拳”出击 清洁生产再升级

2021年07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陶 炎
16.8K

图为扬子石化水厂技术人员向公众开放日前来参观的学生展示处理后的污水。李树鹏 摄

    □本报记者 陶 炎

    近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给扬子石化发来感谢信,感谢扬子石化在南京大气污染防治、长江大保护中作出的积极贡献。信中称,扬子石化建成投用了21套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高质量完成煤堆场和石油焦堆场封闭改造,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得到彻底整治;按期完成水厂净一装置污水总排提标、洗舱站废水预处理设施等改造项目;码头荣获江苏省四星级绿色港口荣誉称号;持续实施绿色包装,废包装物同比减少80%以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作为立足于南京江北大地近40年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扬子石化始终贯彻落实绿色低碳理念,2021年以来,重点打好抓治理、重减排、强监测“组合拳”,以“治气”为抓手,呵护好一方碧水蓝天。

    硬件提标,加大环保设施投入

    4月20日,扬子石化又一套新建环保装置——可燃性气体回收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宣布投资1亿多元的火炬气回收干式气柜系统开工建设。这项以一座3万立方米干式气柜为主体的工程,采用球面体高效密封回收可燃性气体,相比在用的湿式气柜,具有生产更安全、运行更稳定、回收更高效的优点,建成后能满足各厂的尾气回收需求,实现环保和能源再利用目标。

    2020年6月16日,扬子石化液体码头作业区新建CEB(超低排放燃烧)尾气处理环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这是扬子石化在半年内开车投运的第四套CEB装置,也是在国内石化系统首次采用超低排放燃烧技术建成的第一批CEB装置。

    CEB装置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能高、处理效果好、启动时间短等优点,对可燃物浓度适应性更强,气体组分和流量处理弹性范围更广,油气燃烧率可达99.99%,是当前国内VOCs治理领域的先进技术。该装置的投运,彰显了扬子石化扎实做好废气治理的决心与能力。

    近年来,扬子石化深入开展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新建21套VOCs治理设施,总投资达6.4亿元。2020年以来,各设施陆续建成投运,显著改善了厂区空气环境。与此同时,扬子石化一手抓设施建设,一手抓运维管理,建立健全操作规程、管理台账、应急预案,将废气治理设施等同于生产设施纳入工艺和设备管理体系,落实岗位巡回检查制度,坚决杜绝失管漏控。

    技术攻关,多措并举持续减排

    7月2日,扬子石化芳烃硫黄回收装置车间主任胡久元和他的攻关团队来到装置现场,对该装置的排放指标再次进行攻关提升。

    “芳烃硫黄回收装置是扬子石化重要的环保装置,针对运行难题,我们重点从风险识别、腐蚀监控、基础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专题攻关。”胡久元介绍,截至目前,该装置能耗同比降低50千克标准油/吨硫黄,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指标降至1毫克/标准立方米,实现了近零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达历史最好运行水平。

    近年来,扬子石化按照“同类回收、集中处理”治理思路,综合采用专用膜+吸附+PSA(变压吸附工艺)、超低排放燃烧、低温柴油吸收+变压吸附+辅锅燃烧等多项措施实现持续减排。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VOCs排放量同比减少近500吨。

    通过利用最新红外成像探测技术,扬子石化先后探查、消除了生产区内57万余个动静密封点,控制VOCs无组织排放;建成投用乙烯输送扬州化工园、成品油输送玉带油库管道,管输比例提高至75%以上,在减少油气挥发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智慧赋能,建设“生态眼”监测网络

    如今,在扬子石化生产区域,移动的“走航监测车”格外引人注目。该车内有一台挥发性有机物快速质谱仪,通过车顶的颗粒物激光雷达进行数据传送。这是近年来扬子石化把好污染监测关的创新手段之一。

    为加强VOCs监测管理,扬子石化率先引入了高时空分辨率VOCs走航监测系统,通过“走航监测车”在厂区各条道路巡回检查的方式,实现了对各种挥发性有机物秒级响应,实时显示与地理信息、浓度、组分、时间相关联的三维成像图及浓度趋势图,直接锁定问题源头。

    近年来,扬子石化不断加强环保监测能力建设,持续完善环保监测基础设施,先后布设厂界污水、水上溢油等智能仪器,自主建设两个大气监测站、安装31个VOCs在线监测设施。

    同时,他们大力推进环境信息平台建设,以依法规、降总量、防风险、促管理为目标,自主开发“智慧环保地图”管控平台和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二维码智能检测系统,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本建成了集在线监测、配电监管、视频监控于一体的“生态眼”监测网络,提供态势感知、异常预警、智能溯源、协同助理、数据分析等五类应用服务,实现环境信息“全面感知、精准定位、预警严控”,推动环保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有效提升了环保管理效率和管控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