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伊朗石油最佳返场时间

2021年07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EIA数据显示,伊朗2019年的原油出口量与2017年相比等同腰斩。

    美国总统换届为改善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提供了契机,特别是拜登作为反对党本就不支持特朗普的一系列反常操作,用“拨乱反正”来形容拜登上任后的工作重点并不为过,而通过取消制裁将伊朗重新拉回《伊核协议》谈判桌,将成为拜登重要的政绩。美国有意取消所有2018年后对伊朗施加的制裁,也包括其他特朗普时期施加给伊朗的非核相关制裁。

    这一愿景虽然美好,但实际情况却很复杂。目前对于双方何时能达成协议重返谈判桌尚无明确日程,具体实施细节更加无从预测。主要问题涉及3个方面,即美国的制裁、伊朗的核问题和双方如何协调达成一致协议。

    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对先进离心机技术的掌握自2015年签订《伊核协议》后又有提升,这显然需要进行处理;从美国的制裁角度看,是一次性全面取消,还是分阶段进行需要商榷。另外,美国和伊朗之间迄今未能直接对话,而是一直通过欧洲作为中间人进行谈判,这也使事件更复杂而拖慢进程。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剑桥能源研究院以美国和伊朗达成取消制裁协议的3个可能时间段为基础进行了石油供需和油价预测,即选举前、新政府上台后和过渡期,并将之与不考虑达成协议做出的基准预测价格进行比较,以确定伊朗石油重返市场的最佳时间点。第一个预测时间节点是选举前,即双方在6月初伊朗未选举前达成协议。此时达成协议有利于伊朗以最快速度重返石油市场,因为现任政府深谙美国和伊朗的过往,能更快推进事态发展,但考虑到当下情况,显然已无讨论必要。

    第二个预测时间节点是在新政府上台后双方达成协议。伊朗新总统现已选出,正式就职将在8月初进行。如果在新政府上台后与美国达成协议,预计部分制裁将于四季度解除,全面制裁将于2022年二季度解除。如果成真,伊朗的石油产量将在今年四季度加速反弹,日增30万桶,年底时达到290万桶/日,较4月的水平高出60万桶/日,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大规模复产,2022年6月就可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即380万桶/日。

    在此情景下,2021年的市场状况基本不会受到伊朗石油的影响。但到2022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将缩至8万桶/日,使供需趋于平衡,从而压制油价。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相对于基准预测价格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仅走低0.3美元/桶,四季度走低1美元/桶,2022年走低3.2美元/桶,2021年的布伦特油价不会大超70美元/桶。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布伦特油价同比将较基准预测价格下降3美元/桶,但如果大选前达成协议,则同一时期的布伦特油价较基准预测价格低0.75美元/桶。这表明,伊朗石油重回市场的最佳时间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前提是预期的全球需求大增成为现实。

    第三个预测时间节点是过渡期达成协议,即由即将离任的政府在三季度达成协议。此时达成协议极大可能将分阶段取消制裁,第一批制裁仍将在四季度解除,全面取消制裁将于2022年一季度完成。此时达成协议主要仍由伊朗旧领导班子进行谈判,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态度可以较新政府强硬,也能达成更有利于伊朗的协议,同时又可使新政府不必受旧政府达成协议所承诺的政治责任约束。但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其意味着伊朗将首次在过渡期进行重大政策调整。

    在此情景下,伊朗的复产速度缓慢,到2022年一季度全面解除制裁后才会出现实质性的产量反弹,下半年才可能达到制裁前380万桶/日的产量水平。表面来看,伊朗石油按这个时间框架重返市场对市场的影响最小,2021年和2022年的供需缺口分别为99万桶/日和20万桶/日。但仔细对比可以看出,2022年下半年供需失衡的规模是新政府达成协议情景下的两倍,因而对油价的影响更大。此情景下的伊朗石油回归虽然未对2021年的布伦特油价造成大影响,但对2022年的油价影响较大,与基准预测油价相比,该情景较其他情景下的布伦特油价平均低3.7美元/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