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苏油田在高勘探程度区寻找新层系,在低勘探程度区寻觅新区带,在储量空白区寻求新发现,在勘探沉寂区寻谋新突破,以“断层+河道砂”模式发现高邮凹陷可规模开发的新区块新层系

从低勘探程度区抱出了“金娃娃”

2021年07月0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庆辉
16.8K

    □王庆辉

    6月24日,江苏油田针对高邮凹陷瓦庄东部低勘探程度区域部署的预探井瓦29斜井,投产4个多月仍保持日产油11吨以上的自然产能。

    该井钻遇油层3层13.3米、油水同层2层6.3米,单层最厚7.7米,试油日产量26立方米,取得高邮凹陷阜宁组勘探新突破。

    江苏油田以“断层+河道砂”模式发现可规模开发的新区块新层系,为高邮凹陷规模增储带来了新希望。

    探索新领域,开启高邮凹陷二次创业新征程

    高邮凹陷是江苏油田主力凹陷,也是江苏油田的发源地。历经40多年勘探开发,高邮凹陷整体勘探程度很高,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

    老区勘探还有多少潜力?老凹陷能否承载规模增储的希望?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领发展。面对资源接替困境,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三新”(新区带、新层系、新类型)领域探索力度,立足老油区、探索新领域、拓展大外围。

    该油田勘探系统创新思路,在高勘探程度区寻找新层系,在低勘探程度区寻觅新区带,在储量空白区寻求新发现,在勘探沉寂区寻谋新突破,开启高邮凹陷二次创业新征程。

    他们分析认为:从资源结构上看,高邮凹陷虽然整体勘探程度高,但油气在区带、层系和类型上的分布还很不均衡,尤其是富油凹陷低勘探程度区及阜二段多类型资源的勘探程度还远达不到平均线。复杂意味着潜力。

    从勘探效益看,高邮凹陷北斜坡、断裂带虽然复杂,但油源条件好、油藏埋深浅,一旦得手将有效助力老区效益上产。高风险意味着高效益。

    2020年7月,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优选高邮凹陷有利目标区,成立党员攻关突击队,加快主力凹陷重点领域攻关。

    “针对高邮凹陷深凹带勘探程度高、难以落子的情况,我们聚焦中浅层,走向中外坡,系统开展了选区评价研究,转战北斜坡瓦庄东、车逻等低勘探程度区及富油断裂带,瞄准高效层系主力含油砂体,力争打开高邮凹陷高质量勘探新局面。”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非构造油气藏项目组组长仇永峰说。

    大胆想象,探索“断层+河道砂”成藏新模式

    高邮凹陷北斜坡瓦庄构造带,是勘探开发火热之地。本世纪以来,这里连续发现瓦2、瓦6等富油区块。然而,瓦庄东南部一直留着一片空白区,未被标红。

    传统认识认为:这里虽然油源条件好,但断裂不发育,无法形成规模圈闭。

    对这片空白区,勘探人员不抛弃、不放弃,持续深化认识。

    在对瓦庄构造带老井瓦19、瓦17、瓦2等井的岩芯资料复查中,项目组地质骨干吴峰细心地发现:这些井的岩芯中有三角洲河口坝砂体存在的迹象。

    在他的脑海中,一幅古老凹陷的储油画面迅速展开——一条古老河流形成的砂岩河道,在构造的影响下,上倾方向被一条断层切割,形成一个封闭完美的含油圈闭……

    脑洞大开的想象,能否变成美好现实?

    “一切成果都必须从精细研究中得来。”吴峰、李维等地质人员下足功夫,研究每一条河道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

    在沉积相研究方面,他们细分砂层组,将阜三段细分为10个砂层组,将阜一段一亚段在原来分3层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为7个砂层组,精细刻画河道砂岩的展布。

    研究区已知油藏含油砂组是否具有一定规模?他们重点对单砂体进行解剖,尤其对瓦7块油藏进行精细解剖,将35口开发井的阜一段含油层段细分为10个小层,绘制小层平面图,研究油藏的含油边界。

    “通过精细的地质研究,我们认为瓦庄东地区虽然断裂不发育,但研究区处于沉积过渡相带,河道或河口坝砂体与断层匹配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有利圈闭。”吴峰说。

    通过探索“断层+河道砂”成藏新模式,地质人员锁定了瓦庄东成藏有利区带。

    创新技术,提升薄砂体储层预测精度

    找到有利区带,还需要精准刻画砂体储层,才能找到有利圈闭。

    瓦庄东位于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具有层多、单层厚度薄、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如何提升该类砂体的储层预测精度是项目组的一块“心病”。

    项目组以平面地震相刻画为核心基础,以井震对比的形式,力争找准有效储层反射特征,提升砂体刻画精度。

    在寻找砂体特征差异过程中,项目组物探技术骨干杨艳、王筱发现,非标准层的反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有一些差异性变化,有些波形“胖瘦”不一,有些能量强弱不均。

    “这些特征变化来源是什么?岩相组合的差异性会影响这种特征变化吗?能否利用特征的变化点来帮助刻画砂体边界呢?”他们敏锐地抓住异常,开始攻坚克难。

    “以往以亚段为研究尺度,我们精细到砂层组级别,研究砂层组的地震响应变化,精细标定储层。”王筱说。

    从事储层预测研究8年,王筱认为,攻关需从细微处入手,善于从变化中总结规律。

    在建立地震反射识别模式的基础上,物探人员进一步开展相控模式下的地震反演分析,通过多方法联合研究,提升薄砂体储层预测精度,落实了可上钻圈闭。

    高产高效,打开高邮凹陷高质量勘探新局面

    针对瓦庄东低勘探程度区,项目组提交了瓦29斜井预探方案。

    在去年四季度高邮凹陷专项井位论证会上,油田专家组对圈闭落实和成藏条件严格把关,对钻井方案进一步优化。

    专家组认为,瓦庄东储层发育好、埋藏浅,有很大的效益勘探潜力,项目组对河道砂体刻画精细,圈闭落实程度高,一旦成功将打开高邮凹陷高质量勘探新局面。

    2020年底,瓦29斜井在寒冬中承载希望开钻。江苏油田勘探管理部加强地质工程多专业结合,强化钻井信息跟踪,提升勘探质量,降低勘探成本。

    今年开春,瓦29斜井试油日产近26立方米,投产后保持日产11吨以上的自然产能,取得老区新突破。

    勘探成功后,江苏油田发挥勘探开发一体化机制优势,加强新区构造精细描述,加快新区产能建设。6月初,瓦29区块新投产的开发井瓦29-2井日产油9吨以上。

    “瓦29斜井在高邮凹陷低勘探程度区获得成功,证明老区勘探大有潜力。今年上半年,我们持续加大老区勘探力度,针对高邮凹陷断裂带和斜坡带的中浅层目标,已论证通过4口探井。”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一室主任张健伟说。

    目前,江苏油田针对高邮凹陷勘探程度较低的车逻地区部署实施的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已圆满收官,采集覆盖面积127.8平方公里,与近几年部署的沙埝三维、真联三维实现高精度地震资料连片,将有效助力高邮凹陷高质量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