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创效故事二
土办法解开“洋装置”难题2021年06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978年,茂名石化把握改革开放先机,率先在我国炼油行业引进了一套在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氢裂化装置。 1980年12月9日,加氢裂化装置动工兴建。这套装置采用美国联合石油公司技术专利,由日本国日挥株式会社承包,从工艺技术到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次“胆大包天”的尝试。 当时,日方专家无法解决循环油泵问题。为了一次开车成功,茂名石化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4小时吃住在厂,仔细琢磨、潜心研究,最终靠自己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加氢裂化装置配管施工中,他们摸索攻关,在短期内掌握了日本热处理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培训出一批熟练的热处理操作人员,自主解决难题,确保了热处理炉和电热式热处理设备的1569道焊口全部合格。此外,他们认真摸索、大胆实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了耐热内衬的施工质量。 为了掌握好操作技术,负责开工的员工采用“土办法”,硬是把流程、设备、操作记得烂熟,然后现场实地“练兵”,笔记不知记了多少本,笔不知用完了多少支。靠着“土办法”,他们掌握了装置流程,不等不靠、攻下难点。 1982年4月底,加氢裂化装置建成,11月16日进油投产,19日生产出合格产品。 这套装置生产出高质量的航空煤油等产品,其中航空煤油两次获国家金质奖章。当时,两广、云贵、香港、澳门的机场都使用茂名石化生产的航空煤油,广东与西南地区很多加油站都挂出“茂名石化专供油”的招牌。 1号加氢裂化装置至今一直安全高效地运行,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装置现场烟囱顶端刻印的“1982”也成为标志性的历史印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