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安全工作也要打假

2021年06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 煜
16.8K

    □李 煜

    每年,相关部门都会开展打假行动,媒体也会曝光一系列坑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由此想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也需要开展打假行动,要打击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等行为,打击隐患整改时的不彻底、不到位等行为,消除措施、制度执行时的“两张皮”现象,只有及时将这些行为揪出水面加以整改,才能真正确保企业安全平稳运行。

    打击假整改。隐患是安全的天敌、是事故的元凶,排查不彻底、整治不到位,都会导致隐患升级为事故,要打击应付上级检查、流于形式的隐患整改。假整改的最大危害在于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

    打击假执行。要加强监督监管,真正确保措施制定到位、现场执行到位,打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弄虚作假行为。在“三违”查处时要彻查违章根源,不能一罚了之,要从根本上让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保持敬畏之心,让按章操作、遵章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打假行动中,要认识到这些假整改、假执行的危害性,时刻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警惕性,一旦让这些假行为发展下去,势必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只有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处置,才能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