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把握机遇加快合成橡胶产业升级2021年04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宋铁毅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BS等3个品种产量占半壁江山,未来高性能合成橡胶是发展重点 ●总体产能过剩,但部分胶种装置产能小,缺乏规模效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端产品占比偏低 ●合成橡胶的销售及使用不同于大宗化工产品,应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产品和良好形象提高竞争力 合成橡胶仍处于产能过剩局面,高性能产品是发展重点 2004年以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品质和装置规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合成橡胶供需两方面受到冲击,下半年受市场回暖、价格降低、出口退税等多重因素影响,产销逆势上扬。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合成橡胶产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2020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开工率约为65%(2019年约为60%)。 在各类产品中,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BS等3个品种占半壁江山,2020年产能合计469万吨,占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的53.8%;产量合计331万吨,占我国合成橡胶总产量的58.1%。其中,SBS近年来盈利能力上升,投资热潮兴起,装置产能迅速扩张,过剩迹象逐步显现,新建项目须理性降温,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作为两大传统胶种,产能过剩现象已持续多年。国内企业正加速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2020年,中国石化燕山石化低顺式及稀土顺丁橡胶新牌号开发、中国石油四川石化5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装置改造、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端雪地轮胎领域专用料研制等一系列高端定制化生产结出硕果。 未来,高性能合成橡胶是发展重点,面临多种机遇。一方面,汽车、高铁、医疗、新能源等行业稳步发展,将带动合成橡胶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和材料有望获得长远发展,也给一些产品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的热塑性弹性体等产品,有可能成为优质的替代品,应用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创新能力和装备技术亟待提升,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 目前,国内合成橡胶行业仍存在一些不足,不容忽视。 一是产业大而不强。总体产能过剩,装置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部分胶种装置产能小,缺乏规模效应。产品主要为通用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高端产品占比偏低。部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须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例如,异戊橡胶实现了产业化,但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高端的溶聚丁苯橡胶、溴化丁基橡胶目前以进口为主。 二是创新能力还需提升。与国外先进公司相比,创新能力较弱,开发投入不足。部分胶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需引进国外技术。在上下游产业体系中,产学研用联系不紧密,新产品工业化进程缓慢。 三是装备技术仍有差距。生产过程能耗和物耗较高,导致成本高,影响市场竞争力。此外,国内合成橡胶企业对下游用户的技术服务还不够到位,无法及时满足下游用户需求,缺乏对市场的引导和培育。 “十四五”期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应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产业升级,满足用户不断升级的要求。 一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支持核心技术开发,加快研究开发速度和工业化步伐。二要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实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技术改造进程,推广节能先进工艺和新流程。三要提高生产装置的处理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个过程中,推进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原料多元化、装置多功能化、环境友好化、产品差异化、上下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对于行业管理部门而言,可以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及行业组织层面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合成橡胶产业结构优化。例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合成橡胶研发和工业化;限制新建或扩建低水平、重复性项目;采用新技术,对落后装置进行改造升级,关停部分长期停车的僵尸装置。 合成橡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丁二烯、苯乙烯、异丁烯、丙烯腈等,是炼油化工装置的下游产品。央企具有原料供应优势,同时随着未来几年国内炼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主要原料供应将继续增加。央企在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可选择有竞争力的合成橡胶品种和技术作为发展重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央企是我国合成橡胶生产领域的重要力量,可集合生产基础、技术开发、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对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大宗胶品装置进行优化升级,同时加快一些特种橡胶的规模化生产,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合成橡胶作为一种材料,其销售及使用不同于大宗化工产品。合成橡胶生产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本报记者 宋铁毅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