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严格坚持依法合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始终将员工健康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
“十三五”期间,公司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保持在99%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受控,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持续改善,职业病发病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持续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1)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将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融入HSSE管理体系。在集团公司总部机关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规定各部门职业健康职责。在安全考核、培训、巡视等制度中,同步纳入职业健康管理。
(2)升级员工健康管理。
通过建立协调机制、整合优势资源,以健康危险因素管控为抓手,系统评估健康风险,筛查出重点管控的工作场所和健康管理重点关注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全面提升员工健康素养。
(3)进一步规范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
严格落实国家要求,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集团公司总部至企业层层成立HSSE工作委员会,负责职业病防治领导工作。
2.持续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管控
(1)合规组织危害因素检测。
组织职防中心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实现对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的动态监控。
(2)组织尘毒专项治理。
实施无毒替代有毒工艺技术。通过高毒物料密闭采样系统改造等创新实施,管控化学毒物风险。
(3)聚焦噪声治理难题。
持续开展噪声专项治理,全面摸底公司噪声超标场所。
3.持续改善工作环境及条件
(1)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源头管理。推动源头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开展审核。
(2)组织车间用室符合性审查。2018年以来,将员工工作环境改善作为重点,开展车间用室设置及卫生条件的符合性核查。
(3)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合格。借鉴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开展中央控制室、中心化验室、办公楼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核查,实现送风质量实现全面达标。
4.持续改进员工健康监护管理
(1)严格职业健康监护。每年对接触危害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体检率达到100%。结合超标治理、工作环境改善等措施,对职业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工作重点和针对性措施。研究职业损伤规律,跟踪落实企业管理措施。
(2)关注员工身体健康。贯彻健康中国要求,依据企业实际,全面升级健康管理,制定预防和控制员工突发疾病管控措施。要求企业对健康高危人员进行筛查,建立档案并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干预措施。要求企业设置医疗急救室,鼓励员工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员健康。
(3)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集团层面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关注员工心理异常情况,要求企业安全部门每年评估员工健康状况,关注境内外艰苦地区、高原地区等特殊地区人员心理健康。疫情期间,针对驻鄂企业、境外员工等重点人群开通心理热线、组织心理调查、编发心理书籍、举办线上直播课,为打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战双胜”作出积极贡献。
5.下一步工作计划
(1)持续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管控。
扎实推进国家卫健委《石油石化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范指南》试点工作。分享有效措施和经验,推动职业危害管控升级。
(2)推动劳动保护管理升级。
扎实推进阻燃服标准制修订,有序开展阻燃工装的配备工作;研发智能安全帽、救生衣等劳防装备。优化调整劳防用品入库检验方案。关注员工生产生活用室环境保障和劳保服装规范穿用、换洗等,督促企业做好员工工作环境提升。
(3)大力推进员工健康管理。
充分发挥国家权威医疗机构技术优势,研究探索群体健康管理有效管理模式。指导企业强化健康高危人群识别管控,进一步完善配备AED等应急救援器材。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情况,大力推进EAP工作。推进员工健康数字化管理工作,收集健康大数据,分析健康趋势,提升员工健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