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实现
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

2021年04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杜诗画
16.8K

    本报讯 4月26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在扬州石化进行工业试验,直接将原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这是原油催化裂解技术的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世界原油催化裂解技术路线领跑者。

    原油催化裂解技术,是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路线之一。该技术可以跳过传统炼油的常减压蒸馏和原料精制等过程,直接将原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和芳烃,大幅增加乙烯、丙烯和轻芳烃等高价值化学品产量,同时显著降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试验结果表明,低碳烯烃和轻芳烃总产率提升2倍,在50%以上,即采用该技术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高价值化学品约50万吨,经济价值巨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化解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化学品供应不足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该院院长李明丰表示,这一技术为原油制化学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预计化学品收率最高可达70%,这意味着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高价值化学品约70万吨。未来这一技术将应用于新建化工型炼厂或炼厂现有催化裂化装置的升级改造,为保障我国化学品供应链安全、缓解行业供需矛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杜诗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