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人人皆可创新

2021年04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肖 乾
16.8K

    肖 乾

    日前,燕山石化刘劲松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庆石化陈敦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建公司唐元生技能大师工作室因创新成果优异入选2020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备案名单。

    在有的员工看来,创新是科研人员、技术专家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三家入选工作室的牵头人和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工人技师,都是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技能人才。他们的事例表明,能不能创新,不在于学历高低、岗位差别,而在于对工作热爱与否、钻研深浅。

    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只要突破陈规,探索新路,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既需要备受瞩目的大工程、大项目,也需要价值含量、效益含量丰富的小项目、小创新;既需要科学家、企业家、科研人员的大手笔,也需要基层人员、一线员工的不懈努力和精雕细刻。

    在企业当中,每个岗位都是创新平台,都有创新机会。对员工个人来说,立足本职岗位,面向生产经营实际,突破思维定式,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生产难题,培育效益增长点,就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创新。

    抓创新不问出身。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效创造动能,一方面,要不断强化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向往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氛围营造,一方面通过改革深化和机制完善,把创新赛道向所有人敞开,让更多员工有动力、有机会,在创新道路上动起来、跑起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